立博体育

图片

人大监督东风劲文化产业满园春

时间:2016-10-21来源:

 

人大监督东风劲   文化产业满园春

陈军 谷葵花  林民环

 

贾湖国际考古遗址公园、漯河文博苑等12个文化产业项目被列入漯河市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开源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舞阳农民画创意园区等10个带动能力强、具有全局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显露勃勃生机;舞阳农民画和炭雕、抱枕、茶具等20多种农民画衍生产品代表漯河首次参加深圳文博会便受到广泛关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已经到位并将逐年增加……2020年,文化产业将发展为漯河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仅仅时隔两年,漯河的文化产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对此,该市文广新局负责文化产业的同志动情地说:是人大把漯河的文化产业从毫无生机的冰封冻土上催生出了百花齐放、春色满园……”

敏锐捕捉发展信号  瞄准监督工作重点

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颁布后,国家九部委相继出台指导性意见和具体的政策措施。漯河市人大常委会敏锐地关注到这一重大发展信号,及时作出决定: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和省里的文化产业相关政策,对漯河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确定监督方向和重点。

当时,漯河的文化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六缺乏状态,即缺乏组织领导、缺乏整体规划、缺乏服务平台、缺乏发展载体、缺乏发展基金、缺乏正确认识。文化产业多属于传统型、小微型、民营型,既缺乏在全省、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更缺乏集团化、规模化的文化产业企业;底蕴深厚的贾湖文化、三国文化,深受群众喜爱的农民画、豫剧沙河调、杂技等缺乏好的发展载体和平台;国家大力倡导的小微文化企业和具有较高附加值的文化创意、动漫、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产业基本空白,文化产业总量小、结构不合理、发展无序、缺乏规划和引导。而此时,东部沿海省市包括周边一些兄弟地市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已经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在对以上信息进行认真梳理分析研究后,立即决定:发展文化产业,时不我待。将文化产业列入监督工作重点,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助推漯河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但是,发展文化产业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做好计划,把握节奏,分步实施,强力推进,紧盯不放,务必取得实效。

组合出击多管齐下  分步实施强力推进

和以往相比,对文化产业的监督毫无疑问有些前途未卜。无规划、无项目、缺资金、缺人才、规模小、水平低、观念滞后、不受重视……用这些词描述漯河当时的文化产业一点也不为过。援引一位业内人士的话说,漯河文化产业先天不足,发展土壤贫瘠,发展前景渺茫。

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先做一次深入调研,对漯河的文化产业摸清底数,找出差距,发现潜力,找准发展突破口。2014年,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把文化产业作为重点课题,深入县区、文化产业企业、文化市场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调研。他们先后到杭州、宁波、福州、厦门等市学习考察文化产业、特色文化产业、创意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赴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考察学习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和趋势,了解发展方向和发展思路,在学习中开阔了视野和思路,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增强了危机感和紧迫感,强化了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调研组形成内容翔实、对比鲜明的专题调研报告,并附上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等相关概念辨析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时代背景等资料。报告提交后,市有关领导批示责任部门认真学习研究。

继专题调研后,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又将听取市政府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列入2015年度工作要点。针对调研、视察中发现的问题,撰写了视察报告,详细阐释了漯河文化产业总量小、结构不合理的原因缺人才、缺资金、缺项目、缺场地,指出了最根本的原因是认识缺位、重视不够。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听取并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后,作出审议意见,要求市政府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紧迫感,尽快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引领文化产业发展;完善相关政策配套体系,确定若干有特色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并给予重点支持、扶持等。对市政府落实审议意见的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将于第二年听取报告并进行满意度票决。

与此同时,漯河市人大常委会把人代会期间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列为当年的重点建议集中督办。对同一个议题分别用两种监督方式同时进行,这在漯河人大监督工作中尚属首次。在建议督办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改变以往特定阶段集中办理的惯例,把督办工作常态化,经常和办理单位沟通交流,了解工作推进情况。针对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分别约谈建议的主办单位、协办单位,帮助研究破解途径,加快办理进度。

紧盯不放锲而不舍 全面突破成效显著

2016年漯河市人代会刚结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广全就带队听取市文广新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商务局、市统计局等部门落实审议意见情况的汇报,根据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又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江苏无锡、常州、镇江等地开阔思路、学习经验。

在漯河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上,市政府落实文化产业审议意见的报告振奋人心:文化产业作为全市高成长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十三五规划,出台《漯河市文化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2018年)》,确保2020年文化产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充实漯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立漯河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专项领导小组;漯河教育文化科技园区、贾湖国际考古遗址公园、漯河文博苑等12个文化产业项目列入漯河市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出台《漯河市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奖励暂行办法》,每年向文化旅游企业发放奖励资金150余万元;出台《漯河市市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实施细则》,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400万元,并视发展情况予以增加……报告在票决时顺利通过。至此,文化产业工作取得全面突破。

票决通过不是最终目的,关键是如何培育文化产业茁壮成长、开花结果。漯河市竭力搭建对外交易展示平台,连续两年组织企业参加深圳文博会、中原文博会等重要展会,组织舞阳农民画和炭雕、抱枕、茶具等20多种农民画衍生产品赴第十二届深圳文博会参展交易;建立的文化产业项目库已入库113个市场前景好、关联程度高的重大项目,在第三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期间举办了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现场发布推介贾湖文化旅游开发、郝家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6集电视连续剧《大牛行》拍摄制作等15个文化产业项目;整合包装了舞阳县农民画创意园区、开源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园区、舞阳富平春酒文化产业园区等10个带动能力强、具有全局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园区,并制定了《漯河市文化产业园区管理办法》。

2014年以来,漯河市人大常委会对文化产业的监督紧盯不放、锲而不舍,终于迎来漯河文化产业发展的春天,用监督的实效诠释了监督的责任。

(《人大建设》201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