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漯河市农业局关于代表所提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8-12-27来源:


漯河市农业局

关于代表所提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

——20181226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市农业局局长  齐建伟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农业局2018年办理人大代表所提建议的有关情况,请予审议。

一、重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市政府高度重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市政府常务会议对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按照工作职能明确了牵头单位。5月初,市政府常务副市长高喜东组织召开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交办会,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下发给各单位。其中周红彬等三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的建议》由吕市长负责,市农业局牵头办理。接到重点代表建议后,吕市长向市农业局提出了具体办理要求,要按照“办前了解背景、办中随时沟通、办后要出效果”的目标,做好重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530日,市人大副主任周学功调研重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之后我们专门向吕市长汇报了周主任在调研过程中指出的问题,吕市长听取汇报后明确指出,由市农业局牵头,市直有关单位加强沟通,确保圆满完成任务。628日下午,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朱俊峰组织召开了重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协调会,市政府督查室、市人才办、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科技局、市农科院、市科协、市菜办等十家有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参会。712日,市人大周学功副主任再次前往市农业局调研建议办理情况,并前往农技推广区域站查看农技服务在田间地头的开展情况,并对全市农技服务开展情况表示肯定。11月中旬,市人大《关于听取重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通知》下发后,市政府副秘书长朱俊峰于1115日上午召开了由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林业局、市农机局、市农科院、市菜办七个单位分管副职参加的会议,对重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安排。二是精心组织。接到重点代表建议后,市农业局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将办理工作进行分工,明确了责任领导与责任科室。427日,市农业局专门成立了重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并印发了文件,对重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专门成立了重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得力人员专门负责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57日,与周红彬等代表会面后,由局党组书记、局长齐建伟同志组织召开了全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将周红彬代表的建议传达到每个科站,并进行了责任分工,提出了工作要求。吕市长也多次询问重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市政府副秘书长朱俊峰在5月、11月两次召开了协调会议,组织市财政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农机局、市林业局、市菜办、市农科院等相关单位同志参会,安排部署建议办理工作。三是与代表密切联系。57日,由市农业局组织,与重点代表建议的提出人周红彬代表、市人大、市政府督查室四方召开了面商会,会上详细了解周红彬代表就《关于加强现代农技服务的建议》提出的背景,并向周红彬代表通报了今年以来,市农业局在农技服务上开展的工作。7月上旬,市农业局党组书记、局长齐建伟带领农技服务人员前往河南一禾农业有限公司开展农技专家对接服务,并向周红彬代表反馈土壤理化检测结果,汇报了近期农技服务开展情况。

二、今年以来全市农技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农技人员服务项目开展更频繁。深入实施“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年初,印发了“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实施方案”,进一步下沉农技服务力量,将市级农技服务人员深入到乡镇,到基层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在“三夏”、“三秋”大忙时节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1130日,全市各级农技人员共计2500余人,通过举办观摩会,下乡指导,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活动26000余次,指导服务农民12万余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种养大户等2000余家;发放麦田管理意见、秋粮生产指导意见、抗旱抢种通知、施肥指导意见、秋作物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宣传资料12万余页(册);通过电视专题讲座、电台及报纸等媒体渠道,向公众推送农业信息50余条。常态化开展农业畜牧业知识宣传。组织农业、畜牧技术专家,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和新媒体等形式,常态化开展了“科技三下乡”、“科技活动周”、“科技工作者日”、“草原普法宣传进社区”、“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等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大规模开展畜牧业技术培训,今年以来,农业、畜牧、农机、林业、农科院、菜办先后组织技术专家300多人次,举办农业、畜牧业、农机技能培训,共举办培训班83期次,累计培训人员5000多人次。提供“保姆式”蔬菜农技服务。市菜办长年聘请省内外蔬菜专业技术员6名,在全市各个蔬菜生产基地巡回进行技术指导。针对规模大、标准高的蔬菜园区,积极帮助他们选聘技术人员9人,时刻进行技术指导服务,显著提升了全市蔬菜生产水平。做好农业执法工作,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加强农业执法,确保农业投入品质量。按照全省统一安排部署,深入开展农业执法,共举行5场次放心农资下乡宣传活动,在肥料、农药等农资销售旺季,市农业执法大队与土肥站、植保站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共计25次,发放宣传资料7.32万份。严厉打击农资制假售假违法活动,截止1130日,全市农业执法共检查企业1219个次,整顿市场1746个次,立案85起,查处83起,查获数量10.4万公斤,案值28.85万元,有力的维护了广大农民朋友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

二是农技服务方式更多样。大力推广12316农技服务热线。由省农业厅运行的12316农技服务热线平台,可以直接转接到全省范围内的农业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今年以来,我们通过下乡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利用各类培训班、田间课程、种粮大户服务微信群、漯河农技推广微信公众号、农信通、漯河农业信息网等方式向广大农户、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介“12316”,取得了良好效果。截止目前,共在各类纸质和电子媒体印制宣传材料250余条,向培训学员和农民现场推介580余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合理利用互联网+服务平台。根据《漯河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的部署要求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栏目设置情况,我们将农业技术和农业灾害两项工作在政务服务平台上进行发布。3月下旬,市农业局印发了《漯河市农业局关于做好漯河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漯农〔201835号),确保农业服务信息及时、有效推送。今年以来,每周上报政务服务信息3条,共上报100余条,在漯河农业信息网发布各类信息4000余条。加快推进益农信息社建设。益农信息社做为全市农业信息化进程的重要一部分,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培训,提供信息技术和产品体验,培育宣传农产品品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全市980个益农信息社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覆盖全市80%的行政村,益农社已全部上线运营。建设农业物联网。围绕“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在郾城区建立了小麦、玉米“四情”监测管理系统;在临颍县开展农业部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项目;在颍西高标准粮田万亩示范方推广应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建成了7个农业物联网应用试点,并实现了与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实现了农业种植全程可视化、数字化。构建市级农技人员专家库。628日,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林业局及市菜办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漯河市市级农业农村工作专家库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单位结合工作职能,选拔专业技能突出的人才列入市级农业农村工作专家库,开展农技服务;各县区结合工作实际,筛选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就近开展农技服务。711日,我们完成了市级专家报名和审核认定工作,并公布了审核后的158名农业专家,其中种植业类专家83名,林果业类专家33名,畜牧农业类专家34名,蔬菜类专家8名。目前,市级农业农村农技人员专家库已经建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农技人员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系更紧密。市农业局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结对服务。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带动能力强的特点,市农业局组织农技人员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开展一对一结对服务,并印发了工作方案。今年以来,共开展结对服务600余次,服务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0余家,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万余份。市畜牧局提供非洲猪瘟专项服务。在非洲猪瘟高发期,市畜牧局组织了专家服务团,深入规模化养殖场,宣传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发放宣传手册、科技资料4200余份,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12次,受益群众4000多人。制定并推广畜牧业地方标准3项,今年以来,帮助15家养殖场成功创建了美丽牧场。市林业局对果树开展技术服务。市林业局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舞阳县太尉镇五虎村、舞阳万达葡萄园、瑞丰园林、禾盛园林及部分林果基地、召陵区召陵镇沟李村等贫困村和重点示范基地开展跟踪性技术指导。在各地开展了春季修剪技术培训、果树知识进村入户培训、优质黄桃技术示范推广培训、土壤污染防治培训等多次培训活动,发放编著了《漯河市主要经济林树种周年管理工作历》、《漯河市林业地方标准汇编》、《林业育苗技术》科技资料1万余份,培训2300余人次。市农机局强化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并加强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指导,通过合作社扩大农机技术覆盖面。目前全市已组建18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各级农机专业人员通过合作社等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培育专业人员12800余人次。市菜办提供“一站式”服务。市菜办针对全市蔬菜生产情况,专门组建蔬菜技术指导小组,集中对全市蔬菜种植户进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到各个蔬菜基地,对基地菜农从大棚建造、选择良种、培育壮苗、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手把手、面对面”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市农科院专项服务小辣椒生产。今年夏季,在临颍县三家店镇罗庄村对辣椒生产进行技术指导和服务,对一些种植大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进行了细致深入的阐释。编发《农业科研信息》3期、《病虫情报》2期,培训人员10000余人,其中农技人员、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800多人,投资金16万余元,联合市电视台专题录制春季麦田田间管理实用技术宣传片。

四是农技人员技术能力提高更明显。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8月份,按照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统一安排,全市农技服务人员在网络教育平台开展专业课继续教育,每名农技人员学习了66课时,显著提升了服务能力。高规格举办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的知识储备。今年7月份,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局联合举办了全市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训班,对全市50名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从业人员进行了培训,12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参加了培训,显著提升了知识水平。举办全市基层农技人员培训班。11月份,对全市范围内从事基层农技推广的技术人员开展了业务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全市65名基层农技人员赴北京农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业务能力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技能农技服务水平。深入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9月份,省农业厅下发了2018年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我市1681名新型职业农民列入全省计划。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培训任务。通过业务能力培训,全市农技人员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五是农技服务资金投入力度更大。合理配置财政资金,通过财政资金的小杠杆撬动社会资金的大投入。市农业局列支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农村能源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资金620万元,对“三品一标”认证、新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项目、农村能源、农业园区等项目进行奖补。市菜办申请财政预算资金24万元,专项列支“保姆式”技术人员服务费,对全市蔬菜种植基地进行贴心服务,并带动全市9家蔬菜园区自主聘请蔬菜技术员9名,吸引社会资金50余万元。市农机局科学规划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资金,利用市财政的50万元进行技术推广,调动农机人员积极性,全年发放国家、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959万元。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问题与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全市现代农技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全市人大代表的期盼和广大群众日益增长需求相比,依旧存在着较大差距,还存在覆盖范围不够全面、服务内容不够精细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际,进一步创新思路,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加快提升全市农业技术服务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级农技专家库。市农业局将紧密联系市林业局、市畜牧局、市菜办等协办单位,加强交流沟通,不断完善市级农技专家库,促进不同专业、不同类别农技专家分库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专家库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我市现代农业技术服务水平。

二是继续提供高质量农技服务。我们将继续依托“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组织农技人员,在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提供更加优质的农业技术服务;加大12316农技服务热线平台宣传力度;不断完善“互联网+”服务平台、益农信息社、农业物联网等农业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农技服务网络化,破解农技推广中普遍存在的时间、空间难题。

    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农技项目资金;加强与市财政部门的沟通联系,努力争取涉农资金向农技推广服务倾斜;在内部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用小资金发挥大效益,进一步提高我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促进我市农业健康、有序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