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关于漯河市2019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0-04-29来源:


关于漯河市2019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

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

——2020427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上

生态环境局局长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2019年度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市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2019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紧盯目标,加压奋进,克服了气象条件整体变差和考核指标连年提标的不利情况,圆满完成各项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在2019年度全省污染防治考核中,我市获得“两优一良”的优异成绩,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水污染防治攻坚保持“优秀”等次,居全省第一名,同比前进7个位次;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保持“优秀”等次,居全省第四名,同比前进1个位次;大气污染防治攻坚由2018年“合格”等次晋升为“良好”等次。蒿书记、刘市长、高市长等市领导分别对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工作作出肯定性批示。

(一)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一是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5.35PM10平均浓度94微克/立方米(省定目标95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59微克/立方米(国家下达河南省目标60微克/立方米,全省完成国家目标,各地市均视为完成任务),分别居全省第688位,排名全省第一方阵或第二方阵前列,环境空气质量六项因子除O3外全部改善,58月份连续4个月PM2.5浓度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秋冬季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2天。二是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地表水7条国控、省控河流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Ⅲ类,提前一年完成水污染防治攻坚试点城市省定目标,在六个试点城市中排名第一。澧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县区“千吨万人”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水质级别为优,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级别为优、地下水水质级别为良好,居全省第一名,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三是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围绕耕地安全利用率、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两个100%”目标,强化风险管控、加大治理力度、健全监测体系、加强排查监管,在全省率先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实现了全市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经营单位规范化管理,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四是生态环境状况不断优化。紧紧围绕“四城同建”,在全面整治黑臭水体基础上,通过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景观建设、河道联通,系统开展河流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先后完成黄龙湖湿地公园、沙河湿地公园、小南湖湿地公园、幸福渠以及沙澧河连通等水系建设,青龙河湿地公园正在加紧施工,全市河道生态功能显著提升。在颍河、唐河、蜈蚣渠、黑河、汾河等17条主要河渠两侧建设了不低于20米宽,总长达540公里的防护林带,形成了林水结合的城市生态系统。全市森林覆盖率逐年提升,2019年全市完成生态造林9.59万亩,完成目标任务141.2%,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1.1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21平方米。城市功能区噪声测点达标率为95.1%,高于全省30个百分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质量全省排名第2名,级别为好。五是生态环境风险安全可控。进一步加强日常监管、强化检查防范,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防范环境安全风险,2019年我市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未发生辐射安全事故,生态环境风险安全可控。

(二)攻坚目标较好完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重点任务快速推进。新建改造热力管网30公里、热力站18座,新增供暖面积140万平方米,集中供暖率62.6%;完成“双替代”供暖户3.06万户,在全省率先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超额完成省定煤炭减量消减10%的控制目标;强力推进、全面完成非电行业提标、工业炉窑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锅炉综合整治等6大类253个治理项目,对全市13家烧结砖窑厂进行深度治理、32家商砼企业实施无组织排放整治、36家重点排污企业进行绿色化、智能化和技术改造。启动全市18座污水处理厂(含在建)提标改造工程,已有5座出水稳定达到准Ⅳ类标准,同时新建了3座污水处理厂,目前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5.75万吨/,城市建成区人均生活污水处理量全省第一。组织开展135家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基础信息采集并完成空间信息整合,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管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加大治理力度,积极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种植结构调整和治理修复工作,201910月我市提前完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二是专项治理卓有成效。先后组织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专项检查、用煤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臭氧污染防治专项治理、扬尘污染治理、重型柴油货车治理、秸杆及生物质焚烧治理等10余项专项行动。整治取缔“散乱污”企业398,取缔或改建45家燃煤销售点,拆改1462台燃煤散烧设施;全市淘汰、治理、更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车9718辆,6个机动车尾气检测站和重型货车绕行卡点,累计检测重型货车55069辆,劝返过境车辆6210辆,对2345辆尾气排放不合格的车辆进行了处罚。2019年全市通报因禁烧工作不力乡镇23个,约谈43人次,处罚410万元。2019年全市环保系统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共立案330起,同比提升128%,下达处罚决定340起,同比提升129%,罚款金额1601.03万元,同比提升319%,移送行政拘留案件57人、移送环境污染犯罪案件38人。三是问题整改及时到位。中央和省委环保督察反馈交办问题整改进展情况走在全省前列,受到省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通报表扬;省委“三散”污染治理专项督察交办我市的1437件群众来电来信举报件已办结37件、整改完成33件,现场督察交办的192个问题线索已办结192个、整改完成184个。

(三)攻坚态势持续强化。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通过灵活多样的战略战术,不断将环保攻坚向纵深推进。一是锲而不舍持续攻坚。2019年聚焦“三散”污染治理、柴油货车治理、城乡扬尘治理、工业绿色升级、秸杆生物质禁烧、烟花爆竹禁燃禁放、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等攻坚重点战役,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二是探索路径科学攻坚。结合漯河实际,突出漯河特色,固化攻坚成效,打造攻坚亮点。在“三散”污染治理上,出台了调度令、督办令、警告令“三令管控”制度;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控51条措施,以及渣土车“1234”管理、建筑扬尘“221”管控、散煤“132”治理等工作法,受到省污染防治攻坚办的充分肯定。在智能监管上,建设“鹰眼”视频监控系统,实现24小时视频监控全覆盖,精准督导指导。建设35个微型空气自动站,实时监控区域空气质量变化趋势,高效调度管控;在餐饮油烟治理上,城市建成区3457家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设施,走在全省前列;在农机扬尘治理上,“三夏”期间,在全省率先推广应用农机加装防尘新技术设备,“三秋”期间,在全市范围推广应用花生捡拾收获机降尘装置,开创绿色机收先河,武国定副省长带队到我市调研并给予充分肯定,农机作业扬尘防控做法在全省推广。三是凝聚合力奋勇攻坚。市委、市政府领导身先士卒、率先出战。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建立了环保攻坚主任办公会议制度,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市人大加大立法支持,制定出台了《漯河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漯河市散煤污染防治条例》,将扬尘和散煤污染治理上升到法制层面。在考核奖惩机制上,探索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暨“三散”污染专项治理考评机制,将考评结果与相关单位的精神文明奖和绩效工资挂钩,实施阶梯奖惩,攻坚活力充分激发。

(四)全力服务经济发展。以市人大服务实体经济专项评议为契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提升服务意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坚决杜绝“一刀切”,全力服务经济发展。一是创新审批服务。严格落实“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最多跑一趟”要求,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深化“四级十同”,压缩审批时限,对属于市级审批的项目,承诺除技术评估和公示时间外,压缩审批时间至5个工作日,其它行政审批事项均在法定审批时限的基础上压缩三分之二以上,最大限度实现“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二是强化企业帮扶。严格落实企业服务调例会制度,定期举办“企业服务日”活动,先后与69家企业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现场解答问题,解决企业诉求。积极开展“千名专家进百县帮万企”活动,对全市27个行业126家企业进行面对面帮扶,指导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帮助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绿色环保引领企业,享受重污染天气管控期间的豁免政策。三是精准精细管控。修订完善《漯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和《漯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2019年)》,针对不同程度的污染天气,分为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类预警级别分级管控,对1407家重点管控企业“一厂一策”采取差异化应急减排措施,限产措施精准到具体班组、生产线。特别是在2019年秋冬防期间,结合我市实际,对食品企业橙色预警期间不予管控,支持优先保障民生重点企业放宽政策、免于管控。2019年全市共有235家企业在红色预警期间、721家企业在橙色预警期间、885家企业在黄色预警期间享受不停产政策,有效杜绝了“一刀切”现象,最大限度了减少对其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受到企业的好评。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污染防治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对照“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十三五’”的硬任务,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一是目标考核压力较大。2020年我市PM2.5年均浓度同比要改善4%56.64微克/立方米以下),PM10年均浓度同比要改善3%91.18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例要达到64.4%。经专家组测算,付出超常规努力可能勉强完成PM2.5PM10目标,但完成优良天数目标压力巨大。同时,我市作为全省水污染防治攻坚6个试点城市之一,2020年河流水质达标任务仍然艰巨,特别是辖区颍河、黑河、汾河持续达到Ⅲ类水质目标难度极大。二是行业污染问题突出。建筑施工扬尘、道路交通扬尘、黄土裸露扬尘以及秸杆生物质燃烧、大车绕城等方面问题依然突出,“散乱污”企业仍有死灰复燃,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大管控和治理力度。三是科学治污还有欠缺。对传输性污染应对还不够有力,臭氧污染形成机理研究不深不透,臭氧污染治理效果还不够理想。四是结构调整任重道远。在交通结构上,我市作为豫中南物流业集散地,运输结构偏公路,南环、北环双向传输,运输排放污染对城区影响较大;在产业布局上,我市城区周边全部是产业集聚区,呈现工业围城局面;在企业布局上,我市北部、东南方向都建有热电厂,燃煤锅炉排放对我市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三、下步工作打算

2020年是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交卷之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凝聚全市智慧力量,巩固治理成果,完善治理体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一)全力决战三大攻坚,提升群众环境满意度。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新形势、新要求,巩固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强化“三散”污染治理,推进精细管控、精确治理、精深减排,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打好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强化水污染防治攻坚,围绕饮用水水源安全、河流断面水质达标和消除黑臭水体三个重点,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巡查整治力度,巩固水污染防治成效;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攻坚,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二)全速补齐短板弱项,夯实环境治理基础。围绕省定污染防治攻坚目标任务,结合我市实际,加快推进雾森系统、监管网络、工业升级改造、重点区域整治工程设施建设,以及国四及以下重型柴油货车淘汰、治理试点等12个项目,积极争取省里项目资金支持,加快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治污能力和基础,筑牢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根基。

(三)全心全意做好服务,引领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针对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努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认真落实企业服务周例会制度,优化、简化审批程序,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推动发展动能转,倡导节约、低碳、绿色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把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创新驱动和保护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既做好产业创新的加法,又做好落后产能的减法,引导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强化绿色调度机制和信用评价制度,引导企业自觉守法、不愿违法,推动污染治理从“部门监管”向“企业自律”转变。

(四)全面实施四大行动,加快建设美丽漯河。持续实施经济结构提质、生态功能提升、国土绿化提速、环境治理提效“四大行动”,紧紧围绕“四城同建”,在全面整治黑臭水体基础上,通过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景观建设、河道联通,系统开展三里河、黑河、唐江河、汾河等河流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恢复和保护河湖水系的自然连通和流动性,着力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将以更强烈的使命担当、更坚定的拼劲韧劲、更务实的工作作风,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让漯河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