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关于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

时间:2021-10-14来源:

关于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情况的视察报告

——2021年6月24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安排,5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杜广全的带领下,对全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项工作视察。视察组在前期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详细了解我市文旅融合工作开展情况。先后深入许慎文化园、雪霁花海文体小镇、开源景区、水韵花溪湿地公园、山陕会馆、冢马村、裴城村等地,实地察看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听取了市文广旅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管理局、市沙澧河建管委等部门有关文旅融合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并进行了座谈交流。针对当前我市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视察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文旅融合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绕文旅强省战略部署,立足漯河“四城同建”发展定位,统筹推进文旅事业融合和产业振兴,文旅融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体制机制逐步建立。整合文化、旅游、体育管理职责,组建了漯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文化旅游体育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文化旅游体育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把漯河打造成为中华汉字文化体验中心、中国食品文化旅游目的地、河南省文化旅游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发展目标和构建沙澧河生态风光旅游带、中华汉字文化旅游区、食品工业产业旅游区、城市特色会客旅游区、红色文化旅游区、美丽乡村生态旅游区、赛事健身旅游区“一带六区”发展格局。

  (二)发展框架初步形成。目前,我市拥有许慎文化园、南街村景区、开源景区等4A级旅游景区5家,贾湖遗址、黄龙湿地公园、陈星聚纪念馆等3A级旅游景区8家。初步形成了以许慎文化园、小商桥景区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沙澧河风景区、开源景区等为代表的城市休闲度假游,以双汇工业园、贾湖酒文化园等为代表的食品工业游,以舞阳县袁集村、临颍县胡桥村、三只狐狸葡萄主题公园等为代表的美丽乡村游,以南街村、裴城村、受降亭等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游的旅游框架。

  (三)城市品质有效提升。依托许慎文化园举办的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许慎文化庙会、祭先贤诵经典、许慎文化研学游等活动,吸引国内外游客来漯研讨交流,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开源景区借助文化创意与现代科技的有效融合,成为辐射周边的集旅游、购物、娱乐、美食和体验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度假区,经济效益显著;沙澧河风景区注入本土文化和历史故事,集都市休闲、水上观光、健身娱乐为一体,优化了城市环境;打造“九赛一会一节”赛事品牌,通过举办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全国汽车场地越野赛、全国心意六合拳研讨交流大赛、全国青少年系列比赛等,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办《许慎与说文解字》专栏,发布慕课视频26期、汉字文化名城系列视频7部,创作了戏剧《郾城大捷》、电视专题片《沙河调》等,有效传播了漯河历史文化。

  二、文旅融合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视察情况看,目前我市文化旅游资源尚未得到有效整合,整体开发利用程度不高,没有形成产业优势,距离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和快速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顶层设计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是缺乏统筹协调。目前,市政府对文旅融合重要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是有的,但缺乏统一部署和协调安排,部门之间配合协作不够顺畅,文旅融合发展还没有真正与全市发展大局同步同调。二是缺乏科学规划。截止目前,我市还没有制定出台文旅融合发展整体规划,现有文化旅游景点比较分散,缺乏统一的资源整合和线路规划,县区之间缺乏规划的有效衔接;一些在建项目缺乏科学论证,与“四城同建”“八区联动”结合不够紧密;一些项目没有找准自身定位,甚至未经论证便匆忙上马,最终亏损或下马,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比如郾城区孔沈邓村、尧河庙村,沙澧春天生态园等乡村旅游项目。

  (二)文旅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我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这些资源目前大都处于低层次开发阶段,开发模式比较粗放,文化内涵没有深度挖掘,地方特色不明显,相应的文化符号、文化业态缺乏有机植入,也未有效融入城市建设,文化资源尚未有效转化为旅游资源,距离形成产业链条还有较大差距。比如:对贾湖文化、三国文化等的开发利用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初具影响力的许慎文化园、沙澧河风景区等旅游景区没有配套的休闲购物街区。

  (三)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一是文旅品牌不够响亮。尽管立足漯河现有资源禀赋,打造出一批文化品牌和旅游线路,但这些品牌和线路推介力度不大,在外的知晓度、认知度、美誉度还比较低,即便在本土的认知度也不够高。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一些重点项目建设进展缓慢,迟迟未产生经济效益,也没有发挥带动作用;部分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在智慧景区建设、旅游体验服务等方面相对滞后。三是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我市文化旅游产业的高端人才严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缺乏高质的文化创意成果和高效的艺术生产能力,尚未创作出拉动全市文旅产业的龙头产品,现有创作作品不能满足文旅市场发展需要。

  三、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文旅融合是文化和旅游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旅融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重要讲话精神,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推动我市文旅产业深度融合。

  (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编制规划。市政府要加强对文旅融合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强县区之间、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使全市文旅融合发展真正成为“一盘棋”;要突出规划引领,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与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紧密结合,科学编制既能全面体现漯河独特文化底蕴,又具有前瞻指导性和现实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引领漯河文旅产业高品质融合高质量发展。

  (二)深挖文化内涵,打造特色品牌。要依托贾湖遗址、许慎故里、受禅台和受禅碑、小商桥等特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提炼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历史人文、伦理道德等文化精髓,凝聚漯河精神内核,打造标志性文化项目,浸润城市发展;要创新宣传手段、丰富宣传内容、扩大宣传范围,叫响“贾湖文化”“汉字文化”“三国文化”等品牌,向国内外讲好漯河精彩故事,展示漯河美丽形象。

  (三)强化要素保障,夯实发展基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导向,突出要素保障,从资金、土地、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创新投入机制,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文旅产业发展,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企业投资为主体,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可持续投融资模式。二是强化土地保障。把文旅项目新增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优先保障投资大、前景好的项目进驻漯河。三是强化人才保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尽快出台引进、留住才智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建立健全适应我市文旅人才发展的政策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