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市人大常委会第四督办组关于代表所提重点建议督办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8-01-06来源:


——201814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  郭国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第四督办组,向常委会报告代表所提重点建议集中督办情况,请予审议。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201711月以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学功带领第四督办组,对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市人大代表所提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的建议》《关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办理情况进行了认真督办。两个建议的领衔代表全程分别参与了督办活动。第四督办组先后听取了市教育局、市文明办等部门关于建议办理情况的汇报,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实地察看了临颍县大郭乡第二中学、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谢镇孙店村、郾城区孟庙镇八里村等农村教育发展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进一步促进了建议的办理落实。总体来看,市教育局和市文明办等建议承办部门,对建议办理高度重视、迅速安排,措施行之有效,效果明显,督办组给予肯定,建议领衔代表也比较满意。

一、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的建议办理情况

该建议由市人大代表路文华等10位代表联名提出,提出主要问题7条,建议7条。2017年以来,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加大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范围和力度,完善了体制机制,使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有了较大提升,全市1263个行政村实现了卫生整治全覆盖,示范村、达标村的比例分别达到48%62%

(一)措施及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强化工作督导。市政府成立了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市、县、乡、村分别成立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去年以来,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指挥部认真研究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建议,组织现场督导观摩4次,抽调成员单位集中检查8次,召开现场会、推进会、讲评会等不同类型的会议6次,结合农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

二是出台文件,加大引导力度。针对代表提出的部分村庄存在脏乱差状况的问题,下发了《漯河市陈年垃圾排查清除工作通知》《关于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整治月活动的通知》;针对代表所提排水不畅、垃圾无固定堆放及处理问题,出台了《农村坑塘修复和保护的通知》;把村庄道路畅通作为人居环境示范村验收重要考核标准;在《漯河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漯河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检查验收评分细则》等有关文件中对农村保洁队伍建设作出明确规定;出台了《漯河2017年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督导检查方案》《漯河市2017年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资金奖补管理办法》,市县两级对工作落实情况及时进行督导检查。

三是狠抓治理,严格考核验收。开展了积存秸秆集中清理、农村陈年垃圾排查和治理、村庄积水问题治理等几项全市性的集中活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指挥部组织各成员单位按照《督导检查方案》,采取月督导、季观摩、半年讲评、年终考核总结等方式,对各县区、各乡镇进行考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程。

四是配套资金,开展重点扶持。针对代表所提资金保证缺口大等问题,市财政今年配1500元专项资金,按照《资金奖补管理办法》,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奖补,鼓励各乡镇、各行政村自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建设。

五是开展宣传,提高群众参与。针对代表所提个别村民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不高问题,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指挥部办公室采取印发宣传册、倡议书,在农村刷写固定标语和墙体漫画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在《漯河日报》开设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乡村”专栏,创办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简报,宣传报道先进做法、典型经验。去年以来,已在河南日报农村版、漯河日报刊发宣传文章17篇,发送手机报20期、工作简报20期,印发宣传册8万页,刷写标语和墙体漫画6000幅。

(二)存在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不健全。我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处于起步阶段,道路交通、基本生活设施建设,尤其是环卫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一些乡镇、村庄缺少必要的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和垃圾中转站,在垃圾处理上多是采取直接填埋或自然堆放的方式,严重影响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

二是资金筹措难度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虽然近年来各级财政加大了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投入,但由于市级财政投入有限,县乡财力薄弱,大多数村庄无集体经济收入,没有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

三是技术处理水平有限。就全市实际情况看,农村生活垃圾的“出路”问题和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置问题,特别是垃圾减量无害化处理问题,仍然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亟待破解的瓶颈,急需技术层面的支持。

(三)工作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加大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市政府要统筹考虑排水、排污、绿化、杂物堆放、畜禽养殖等农村实际问题,合理规划农村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要制定政策,制订年度实施计划,支持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我市农村环卫基础设施不足的局面。

二是加大保障,建立农村环境治理与管护的长效机制。市政府要逐年加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经费投入,在加大政府资金保障的前提下,建立市、县乡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示范村建设,探索适合农村环境整治的新办法,建立可行管用的长效机制。

二、关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办理情况

该建议由市人大代表李艳提出,提出主要问题3条,建议3条。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代表所提建议,积极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有力促进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本件重点建议的督办,督办组采取的形式是,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的视察活动同步进行,关于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情况,立博体育第五次会议,已作出审议意见。

(一)措施及成效

一是预算编制倾斜于农村学校。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2010年以来,中央已下达专项资7919万元对26所农村初中进行改造,新建宿舍、餐厅、卫生间、活动场地71204平方米。落实“全面改薄”工作要求。预计2018年将完成我市 350“全面改薄”规划改造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129532平方米,开工率为100%;竣工面积为104506平方米,竣工率为80.68%;完成设施设备购置4726万元,完成率为100%。落实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含民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对农村学校进一步倾斜。做好“十三五”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寄宿制学校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实施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改善农村教师住房条件。

二是加强农村师资力量引进。各级政府将对现有农村教师编制实行动态控编,同时健全教师长效补充机制。切实解决教师结构性缺编、老龄化严重问题。2017年招录农村特岗教师425名、争取全科教师培养计划73名,解决农村教师总量富裕而体音美等学科教师不足问题。

三是关爱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继续落实统一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对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2017年,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达1335.2万元。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学前儿童年生均600元标准补助保教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在国家要求免学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免除住宿费。在中小学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存在问题

虽然市政府及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发展,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有待改善。我市农村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纵向比有了改善和提升,美化硬化标准还不是很高,与城市学校相比差距很大,与经济情况好的地区相比,差距更大;一些学校教室、桌椅破旧,电教室、体育室、美术室、音乐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和电教器材缺乏,一些寄宿制学校宿舍楼老旧,宿舍拥挤、条件差,缺少餐厅等配套设施。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一方面农村学校留人问题突出。虽然农村学校教师年年招、年年补,但是愿意扎根农村,奉献农村教育事业的教师少,年轻教师少,教师想方设法往城里调,空编空岗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学科结构性缺员。农村学校体音美英和科学课教师普遍缺乏,许多学校不能按教学大纲开齐开足这些课程等,偏远乡村问题更突出,农村学校活力和后劲不足。

三是留守儿童综合施教问题突出。有关部门统计农村学校留守儿童70%左右。父母外出使得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怀、情感教育、日常教育等家庭教育缺失、安全监管不到位、家校不能有效沟通等,直接导致留守儿童、少年性格内向、社交意识和能力较弱、情感发育不良、安全隐患增多等问题。

(三)工作建议

一是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要研究出台推动我市农村教育发展的意见,强化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和县区主体责任。科学编制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校。加大投入,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水平。

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农村教师扎根农村、服务农村教育事业的意识。探索建立农村教育任务相适应的教师补充机制,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完善激励机制,着力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和待遇,让农村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交流,提升农村教师素质和能力。

   三是关爱留守儿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要建立并不断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责任,引导、整合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来。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监督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守法经营,严格落实未成年人禁入等相关法律法规,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营造安全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