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关于漯河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8-09-03来源:


关于漯河市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8829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漯河市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要求,受刘尚进市长委托,现在,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上级各项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新时代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四三二一”工作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方向,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持续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发展质量稳步提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运行持续向上。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596.7亿元,增长8.1%、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高于全省0.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亿元,增长11.5%、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止6月底,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217.6亿元,比年初增长9.8%、居全省第3位;贷款余额768.5亿元,比年初增长7.6%、居全省第4位。二是经济效益持续提升。收入增长较快,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9.1亿元,增长18.8%,高于全省4.4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37.1亿元,增长22.9%,高于全省4.9个百分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5.6%,高于全省5.5个百分点;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6.4%、17.9%、41.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效益明显回升,全市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043亿元,增长7.2%;利润78.2亿元,增长2.5%,同比提高7.8个百分点;实现税金24.8亿元,增长17.7%,同比提高26.4个百分点。三是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工业经济稳中有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居全省第8位。工业用电量增长9.6%,居全省第5位。其中,食品和电子信息产业分别增长12.3%和31%。双汇集团实现利润31.9亿元,增长20%。烟厂销售收入23.5亿元,增长27.3%。银鸽销售收入15.1亿元,增长13%,实现税金1.28亿元,增长63.5%。全市154家企业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82个,计划投资84.7亿元,已完成投资52.3亿元,有力助推了工业经济转型发展。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夏粮总产108.5万吨,单产507.7公斤。新认定省级农业产业集群3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呈现优质强筋小麦、优质大豆、优质花生种植面积增加,玉米减少,特色农作物趋稳的态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2.3万亩。营造生态林2.8万亩,超额完成生态林业建设任务。服务业较快增长。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5%,高于全市GDP增速3.4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29.4%。服务业投资增长34.8%,高于全市投资24.8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38.9亿元,增长26.6%,占全市总税收的52.1%。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52.7%、邮政业务总量增长54.4%,均居全省第2位。

(二)城乡建设持续加力。启动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编制完成了城市双修试点实施方案、城市设计试点实施方案、城市街道设计导则、城市色彩及建筑风格专项规划。年初确定的城建重点项目已完工30项、在建118项,完成投资60.8亿元。开展违法占地“清零行动”,在全省创造性地实行“双暂停”“双扣减”机制,今年没有形成新的违法用地。成立了市土地储备管理委员会,组建了市国土开发公司,出台了市本级土地储备三年计划及年度计划等一系列配套政策,初步建立了城镇规划区内建设用地“五统一”的土地收储新机制。调整理顺了城市管理体制,城市清洁行动实现常态化;渣土清运、公交出租运营、市容市貌、网格化管理、门前三包、共享单车等管理难点得到有效破解,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农村垃圾治理、农村户厕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其中农村垃圾处理工作受到省里通报表扬。

(三)服务项目和企业有力有效。以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城建交通工程等周例会为抓手和平台,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服务,推进工作展开。3月份以来,共召开75次周例会,为项目和企业解决300多个困难和问题。通过“解剖麻雀”的方式,一企一策破难题,起到了解决一个、示范一片、激活全局的效果,有力地推动了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上半年,16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5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6%,44个项目已完工或部分竣工。39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6.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72.5%;全年15个计划新开工项目中有14个已开工建设。

(四)发展动能加快转换。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投资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实行“一窗受理”。全面推进行政权力事项在线办理,编制全市第一批“一次办妥”事项121项。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在全省率先归集全市个人基本信息,并在全省首届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门户网站观摩中获得第1名。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通过国家三星级认证,成为全省首家通过检测认证的交易平台。市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已接入30个市直部门686项权力事项,初步实现“进一个门,办所有事”的工作目标。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新登记市场主体23405户,增长119.3%。经开区在全省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国有非工业企业改革稳妥推进,30家企业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僵尸企业”处置任务提前完成。盐业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成了第二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及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有序推进。开放带动持续发力。上半年,累计派出招商小分队119批次,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8个,投资总额636.5亿元;全市实际利用境外资金4.7亿美元,增长18.6%、居全省第3位;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30亿元,增长5.9%、居全省第7位。本届食博会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贸易采购合同总额突破400亿元。创新驱动能力得到提升。全面推行科技券制度,49个企业申领科技创新券3488万元。21个项目列入全省科技发展计划,新增法人化研发中心4家,争取到省级以上科技项目奖补资金1318万元。省级食品包装材料检测中心全面建成。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2%,占工业增加值的35.1%,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3%,拉动全市工业增长6.2个百分点。

(五)三大攻坚战扎实推进。重大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对政府系统内债务和隐性债务,坚持盘清底数,初步摸清了全市政府性债务底数、结构、类型和难点、风险点,总体上看我市债务形势不容乐观,市本级(含三个功能区)和源汇区、临颍县均超出警戒线。坚持严控增量,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坚决杜绝违规或变相举债,上半年没有新增举债。坚持分类施策,督促违法违规举债问题清零,正在针对每笔债务制定积极稳妥的化解方案。非法集资案件立案数量、涉案金额和参与集资群众数量均处于全省较低水平。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百日行动”,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进入全省第二方阵。不间断地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清除活动,上半年共排查安全生产隐患6458处,整改6369处。妥善化解社会风险,有效应对了涉军群体异地非法集访。脱贫攻坚深入推进。贯彻精准方略,坚持问题导向,成立16个专项工作组,加强工作力量,强化政策培训,集中整改问题,着力提高脱贫质量。省里交办我市的61个问题已全部对照整改;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9个,总投资7328万元,竣工项目20个,累计覆盖贫困户1522户、受益贫困群众4582人;行业扶贫加快落实,有效解决行业扶贫政策“最后一公里”问题;社会扶贫扎实开展,300多个企业、志愿者队伍等团体参与结对帮扶活动。环保攻坚成效明显。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扎实开展工业污染防治、扬尘治理专项行动、重型运输车辆大气污染治理百日攻坚行动,严格落实各项管控措施。截止8月27日,PM10浓度均值10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0微克,居全省第5位;PM2.5浓度均值56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7微克,居全省第4位;优良天数合计129天,同比增加1天,居全省第6位。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推进较快,三里河治污工程已完工,唐江河污水处理厂调试运营,一批新建或扩能项目年底前可投入使用。河长制工作顺利推进,五项专项整治扎实推进,较好解决了河道内网箱养鱼和沿河养殖的老大难问题。土壤污染防治有序铺开,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1+4+8”方案,完成了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农产品协同采样,启动了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工作。

(六)民生得到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78.97亿元,同比增长10.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5%。省定民生实事和市定十件民生实事进展顺利,截止7月底,省定民生实事涉及我市的8件18项具体工作任务中,新增城镇就业、农村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设施建设配套率等3项工作已完成,提高城乡低保对象和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大气污染防治、失业人员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低保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和出生缺陷“两筛”等6项工作完成较好,新建改建旅游公厕63座以上、农村垃圾治理、县城及城市建成区公厕、农村公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临颍畜禽无害化处理场升级改造和城乡居民养老金、企事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标等7项工作正常推进,乡镇(中心村)公厕和农村户厕建设试点等2项工作因省、市均无专项资金,目前县区正在抓紧自筹推进。市定10件29项具体工作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畜禽无害化处理等2项工作已完成,旅游公厕建设、垃圾中转站建设、开展就业创业、大气污染防治和黑臭水体治理、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和出生缺陷“两筛”工作、职工健康生活馆和环卫工人驿站建设、环卫公厕和加油站公厕改造、人行道路灯改造工程等9项工作完成较好,城乡低保对象补贴发放、垃圾治理、脱贫攻坚、农村安全饮水、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农村电网改造、城市道路疏通、幸福沙澧婚姻家庭服务中心、室外健身设施完善、城市集中供热管网铺设、发展学前和义务教育及职业教育水平、农村危房改造、无线WIFI建设、立体停车楼建设、雨污分流和扩容泵站等16项工作正常推进,公交电子站牌安装工作因建设主体发生变化,目前正在积极协调推进。

民生和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4757套,公租房新增分配入住876套,分配率达到67%。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万人。漯河第一中专新校区开工建设,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一期正式投入运营。260台纯电动公交车交付使用,新开通公交线路7条,实现了城区主干道公交全覆盖。先后承办了6项高水平体育赛事、2项品牌赛事。加快地区性医疗中心建设,生殖遗传中心和心血管治疗中心建设初具规模。出台了《关于深化全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行按病种付费为重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2%。“两减两免后付费”的健康扶贫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贾湖遗址国家考古公园、沙河国家湿地公园等10个重点旅游项目推进顺利。成功打响了全国全省扫黑除恶第一枪,有力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我市的做法在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培训班上进行推广。信访秩序明显好转,赴京集访同比下降52%,到省越级上访同比下降32.2%。在7月10日发布的《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8)》中,我市成为全省最宜居、幸福感最强的城市之一。

(七)人大代表建议较好办理。市政府在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将自觉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法定职责,特别是高度重视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和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的办理落实工作,切实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健全制度,夯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形成了市人大监督指导、市政府牵头协调、市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责任单位具体承办的四位一体办理格局,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和市人大常委会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办理及时、推进有力、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落实力度不断加大,落实效果不断提升。

今年,市政府系统承办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所提建议305件,其中重点建议10件。市人大建议交办会召开后,市政府迅速召开政府系统建议办理工作会议,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对办理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组织办公室对建议提案进行清点核对、分类登记、归口整理。制定了建议办理工作台帐,分解办理任务,明确办理责任,限定办理时限。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对今年办理工作的办理程序、办理标准、答复办文格式等作出明确规定。各位副市长对分管部门承办的建议逐件阅批,明确要求分管部门认真办理、抓好落实,并定期过问重点建议办理情况,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在办理过程中,继续坚持和完善建议办理四方协商推进工作机制,查摆重点建议前期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加以整改,同时,对建议办理工作实行台账工作法和月督查制度,对建议办理进度、办理质量、办理程序加强检查、协调、督促和指导。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强化沟通、规范程序、配合联动,合力推进建议办理工作,集中力量解决了一批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比如,在解决开源新城建设遗留问题上,收到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开源新城开发建设的建议》后,在实地调研、分类梳理、研究政策基础上,现场召开城建交通工程周例会,对开源新城区域的土地、规划等各类历史遗留问题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逐一明确承办单位、解决路径和解决时限,帮助开源集团卸掉包袱,轻装上阵,并出台一揽子政策支持其规范发展,既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也化解了社会矛盾。目前,305件建议已基本按要求办理完毕,并书面答复人大代表。其中,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约占总数的40%;已列入规划正在解决的约占总数的55%;因目前条件限制需以后解决或留作参考约占总数的5%。从收到的反馈意见来看,人大代表对今年的办理工作比较满意。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监督支持的结果。长期以来,市人大对政府工作既监督又支持,寓监督于支持,不少市人大常委会立博体育和市人大代表都身处建设一线,是推动漯河发展的直接力量,可以说漯河的每一点进步、每一份成绩都凝聚着市人大常委会和全体人大代表的心血和智慧。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和全体代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恳请市人大常委会和各位代表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政府工作,多对政府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漯河的高质量发展。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清醒认识到全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高度关注。主要表现为:工业基础还不稳,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任重道远;投资增速回落,工业投资和民间投资下降;部分项目推进较慢;污染防治攻坚面临较大压力;创新能力提升缓慢;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作风转变还不彻底。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将牢牢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扩大增长点、减少下拉点、培育倍增点、防控风险点、夯实支撑点,全面完成《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实施产业转型攻坚和绿色化、智能化、企业技术“三大改造”,推动食品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工产业等传统产业持续改造升级,推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食品产业方面,在继续做大做强现有食品企业的基础上,发展培育壮大功能性食品、保健性食品,延伸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完善食品机械、食品包装、食品物流产业链条,打造良好的食品产业生态;不断提升食品产业技术研发能力,力争在更多食品领域主导或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积极挖掘食品文化、美食文化,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装备制造业方面,重点围绕装配式建筑、液压管材、精密制造、电力装备四大领域,打造全省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全国有影响的液压管材产业基地,培育壮大电力器材产业,积极发展精密制造产业。化工产业方面,持续抓好延链补链,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和医药化工,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提高循环化利用和绿色发展水平。支持帮助金大地等重点企业提升水平、发展壮大。新兴产业方面,围绕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数据产业,以现有企业和园区为基础,不断扩大招商引资,引入产业链核心企业和龙头企业,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方面,围绕打造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加强对服务业重点项目跟踪服务,重点抓好一批物流业在建项目建设,努力把物流业培育成我市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持续提升服务业“两区”建设发展水平。把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作为发展的重点,吸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咨询广告、创意设计、教育培训等新兴服务业企业和中小企业入驻。

  (二)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城乡格局。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以建设提质为重点,着力提升城市质量、发展质量、生活质量;以涵养文明素质作为根本,引导市民养成文明习惯、涵养文明素质、提高文明程度;以城市创建带动农村文明创建,形成全域创建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快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坚持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着力打造提升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中原生态水城、中国食品名城、中华汉字文化名城“四个城”。实施城市功能区功能完善、城市集中供热、旧城区和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三大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城市综合提升、便民服务、交通畅通、城建环保、生态水系、生态绿化“六大重点工程”。重点是围绕“水”、抓好生态水系各项工程,围绕“绿”、抓好生态绿化各项工程,围绕“文”、抓好创文硬件和文化工程。三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按照环境美、田园美、风光美、庭院美“四美”和净、绿、亮、美、文“五化”方向要求,解决影响农村环境改善的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旱厕改造、庭院卫生、道路养护、植被脏乱等突出问题。同时注重统筹兼顾,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同精准扶贫、农村文明创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两委”班子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协调实施。

(三)加快筑牢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支撑。着力抓好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在抓好国有非工业企业改革、“三块地”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改革,为高质量发展扫清体制机制障碍。二是着力深化开放带动。在完善开放平台、招商机制建设的基础上,下大功夫招引高质量的项目,盯紧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努力引进一些产业补链、产业配套以及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高质量项目。三是全面推进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大力培育创新龙头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加快省级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同时建立柔性招才引智机制,培养和引进企业急需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型科研团队。

(四)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重点抓好四个方面:一是深化思想认识。充分认识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责无旁贷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使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所有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中央要求、总结我市实践、借鉴外地经验,持续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三是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在“照后减证”上下功夫,能取消审批的予以取消,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取消的,通过“多证合一”等方式优化服务,打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四是营造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清理精简审批、核准等事项,优化项目报建审批流程,加快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继续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推行依清单收费。依法整治和打击中介服务乱收费、“黑中介”等,严肃查处各类破坏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的违法行为,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五)加快补齐高质量发展的三大短板。着力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范政府债务风险、金融风险、食品安全风险、企业风险和安全生产风险,确保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在漯河得到坚决落实。二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点是落实好进一步在落实精准方略上下功夫、在组织重点攻坚上下功夫、在全面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在坚持统筹推进上下功夫“四个下功夫”;抓好两项增收措施全覆盖、行业政策落实全覆盖、人居环境整治和文明乡风建设全覆盖、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全覆盖、扶贫战线干部轮训全覆盖“五个全覆盖”。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水体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个方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大气质量主要指标稳居全省第一方阵、力争省控河流断面达标率进入全省第二方阵。

(六)加快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薄弱、对接需求、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着力补齐社会事业发展短板,努力在民生实事办理、教育医疗事业发展、社会综合治理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平衡性、协调性,让全市人民生活更宽裕、更便利、更舒适、更安心、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当前宏观形势复杂多变,发展任务艰巨繁重,市人大常委会和各位代表站位高远、思路广阔、经验丰富,真诚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监督支持政府工作,积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出良策,为全市人民谋福祉。市政府将主动接受市人大监督,坚持依法行政,加强廉政建设,持续转变作风,努力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