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市工商局关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8-11-21来源:


关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20181120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市工商局局长  宋耀生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询问工作安排,我把市工商局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接受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询问工作情况

市工商局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专项评议和专题询问工作,把认真接受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询问、进一步优质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为全年的头等大事来谋划,作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四个意识”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作为落实市委“四三二一”工作布局的重要载体,作为加强工商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工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有力抓手,贯穿和引领全局工作。在组织安排上,迅速制定工作方案,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设立八个工作组。54日召开党组会,57日召开系统动员大会,随后一周内,县局、分局、经检支队和工商所层层动员,全市近800名工商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在推进实施上,通过市局内网、外网开设工作专栏,上传文件和工作动态;采取“周台账工作法”,一周一台账,周周抓推进。从5月初开始至今,已经连续27周下发台账、编发工作简报37期;通过召开小组工作汇报会、系统工作推进会、反馈意见研判会、反馈意见交办会、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推进会,一步一个脚印把接受评议询问工作推向深入。在教育引导上,在全市工商系统开展“大学习”活动,加强思想教育,启动思想“开关”,统一全员思想。今年4月以来,通过日看一篇文、周读百页书、月学一部法、一季一研讨、半年一讲评、年底大总结的形式,提升活动实效;通过组织赴宁波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开设红盾讲堂、微信课堂等形式,市局班子成员、科局长、聘请专家学者向大家授课,利用市局党组会前“一刻钟”学习《党章》、《宪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等。市局班子带头引领系统干部切实转变思想,提升服务理念,增强“答卷人”意识。截至目前,已经开展党组集中学习32次,组织“红盾课堂”专题教育19期。在查纠问题上,诚恳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发放《征求意见函》300多封,从深化改革、行政执法、消费维权等12个方面征求意见;组织系统干部集中观看我市《百姓问政直通车》首播视频,引以为戒,反省不足,举一反三,自查问题;在市局门户网站开设专栏,“键对键”征求意见;委托第三方专业调查机构,深入工商登记窗口、市场、社区采集1000份样本,广泛征集意见、收集问题,为深入整改提供了详实依据。在整改落实上,市局、县(区)工商局、工商所同步开展“大走访大服务”活动,深入企业“面对面”了解经营情况,听取意见,发放《工商服务联系卡》,全面开展帮扶。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工商干部共走访企业2200余家,收集问题意见750多条,现场处理460多件,协调处理126件。925日,针对市人大常委会第二评议询问调查组反馈的意见,制定印发了《整改工作方案》和《整改工作台账》,把市人大反馈的意见建议分解到具体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将全面深入整改作为全局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扭住不放,持续推进,确保各项整改工作落到实处。

二、工商部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工作成效

近年来,市工商局以服务全市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实施“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以监管和服务方式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工商注册登记便利化水平,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完善诚信体系建设,突出“宽进”、落实“严管”、强化“优服”,积极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和规范优良的市场环境,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一)简政放权,实现“宽进”,为实体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准入环境。放宽市场准入,让创业变得更加方便,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市场主体密度是一个地方经济活跃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市工商局全面落实“先照后证”改革,相继实施了企业“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三十五证合一”等改革,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办照时间,实现了“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登记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46158户,注册资本219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57%21.94%,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位列全省第一,全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187月,漯河市工商局注册局被评为“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全市唯一获该届殊荣。

1、在全省试点推行“证照分离”改革。按照国务院的改革安排,市工商局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将我市作为河南自贸区外享有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的地区,为全省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先行先试,积累经验。经过反复征求省级有关部门意见和中编办、省政府批准,今年616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我市经济开发区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成为全省除三个自贸区外仅有的两个经济开发区改革试点之一。截至目前,已为89家市场主体办理了“证照分离”事项,有效解决了企业“办照容易办证难”、“准入不准营”等问题,全力打造全省审批事项最少、审批效率最高、服务环境最优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2.大力推进“一次办妥”改革。此项改革自今年41日起在全市工商系统实施,主要包括改革审批流程、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三大内容,具体做到“十个一”:一人通办、一窗速办、一站导办、一标申报、一口说清、一单送达、一城通办、一点代办、一网互联、一键便民。只要材料齐全,群众和企业到工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只跑一次即可办妥登记事项,拿到营业执照,最大限度提升改革实现率和群众满意度,大大激发了我市市场主体的快速增长。

3.大幅度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今年8月份,在实施“一次办妥”改革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全国先进经验,制定出漯河市《关于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实施意见》,通过线下实施流程再造,整合工商、公安、税务等企业开办部门统一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职能,组建“企业开办综合窗口”,打造“一表申请、一窗受理、并行办理”的集成服务模式;线上组建全市统一的“企业开办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推进各部门业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与共享应用。通过简化企业登记流程,将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将企业开办印章刻制及备案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将企业首次申领发票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实现了企业开办“不花一分钱、一次不用跑、三天全办好”的工作目标,我市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4.全面启动“集群注册”登记模式。今年10月份,研究出台了《漯河市集群注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的实施,主要是针对创业者和新业态企业无固定办公场所的办照难题推出的一项创新性举措。企业无须自己租赁住所或办公场所,而是由有托管业务的运营公司提供住所进行工商登记。目前,已有6000多家市场主体实行了集群注册登记,并推行了电子营业执照的普及应用。

(二)创新方法,实施“严管”,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放”是为了搞活,“管”是为了规范。“宽进”之后实施“严管”,是工商部门监管方式的重大变革,也是工商部门不断规范实体经济发展秩序、持续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

1.在全省率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由市政府主导,工商部门牵头,在实现单个部门内部抽查的基础上,探索实施的“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在全省做到“四个率先”:率先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率先出台政府文件,率先研发抽查监管平台,率先建立“一单两库一细则”。自去年6月份开始到现在,全市已开展11次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执法,涉及10个行业,实现了市县两级全覆盖,达到了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抽取检查人员、随机分组匹配的“三随机”,在我市构建起了以信用为核心的社会共治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形成了事中事后监管的“漯河模式”、“漯河经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门户网站、省政府网站和中国新闻网、中国财经新闻网、《中国工商报》、《河南日报》等媒体刊发我局的做法;今年524日,漯河市工商局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评为“商事制度改革信息化建设表现突出单位”;627日,省工商局在漯河召开现场会,把漯河经验推向了全省;82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派出调研组来漯河调研,给予充分肯定。

2.失信企业联合惩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由工商部门牵头建设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漯河)建成以后,实现了企业信用信息归集于一网,企业信息公示共享于一网,企业失信联合惩戒于一网。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授予荣誉称号等工作中实施联合惩戒,从而构建起信用信息共享、信用监管共治的工作格局。目前,全市已经归集公示各类企业信用信息62万条。627日,市委书记蒿慧杰对我局涉企信息归集工作给予批示肯定。

3.竞争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先后开展了公用企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打击传销、网络市场监管、违法广告专项治理、红盾护农等集中执法行动,加大流通领域重点商品质量抽检力度,加强经济违法案件督查协办和执法联动,依法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商品违法行为。711日,我局成功对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红盾云桥”智能协作平台,强化了网络监管跨区域协作,网络市场交易监管进一步强化。今年前三季度,共办理各类经济案件411件,切实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三)转变职能,提升“优服”,增强实体经济主体的获得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工商部门的永恒主题。市工商局始终坚持把工商工作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去推进实施,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机制,提升服务水平,努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到位有力的服务。

1.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今年以来,我们结合我市实际,主动开展“商标强企”、“商标富农”、“百名工商干部帮百企”三项活动,积极完善“驰名商标培育机制、打造省级产业集群商标品牌培育基地、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三大措施,深入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有力促进我市商标数量迅猛增长。截至目前,我市新申报商标3043件,同比增长73.8%;成功注册商标1643件,同比增长59.2%。两项增幅均达历史最高水平。我市商标有效注册总量达13364件,同比增长24.8%,我市平均9户市场主体拥有1件注册商标,平11543户市场主体拥有1件驰名商标,均位于全省前列。经多方努力协调,89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正式批复同意在我市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漯河商标受理窗口”。这是全国第六批批准设立的31个商标受理窗口中,河南省唯一的一家。920日正式启用,极大方便了我市企业和商户申请商标注册,进一步扩大了我市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丰富了我市建设“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的内涵。

2.积极帮助小微企业融资发展。针对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困难,我们立足职能,帮助小微企业融资发展。通过加强引导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做到动产抵押登记、股权抵押登记业务当日办结。前三季度,利用动产抵押登记帮助86家小微企业担保融资42.9289亿,利用股权出质登记帮助133家小微企业担保债权融资43.83亿;深化政银合作,联合建行漯河分行、中行漯河分行、工行漯河分行,多次组织召开银企对接会,将“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著名商标企业、文明工商户等优质企业向银行推荐,为企业融资当“红娘”,促进了银行向企业借款融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3.持续加强工商登记窗口建设。作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贯彻落实改革政策的前沿阵地,作为工商部门对外展示的形象和品牌。各级工商窗口紧紧围绕“规范、便民、高效”的工作原则,牢固树立“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的服务理念,大幅度压缩企业开办时间,1.5个工作日内办结;深入开展“工商局长坐窗口”活动,市局、县分局领导班子成员轮流到各级工商登记窗口坐班,体验窗口办事流程、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制定并落实《漯河市工商局注册窗口标准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登记窗口服务规范、服务标准、工作规范、内部管理等工作制度22项,对窗口每个岗位、每项工作程序进行精细要求,使窗口工作操作有规程,监督有依据,评比有标准。以上服务措施的陆续推出落实,有效提升了工作人员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受到了办事群众的好评,市行政服务大厅工商窗口连续13年被市政府授予“红旗窗口”。

4.大力推进“服务型执法”建设。我们把服务市场主体规范和健康发展作为行政执法目的。对市场主体违法主观故意不明显、后果轻微、认错态度好、主动纠正的行为,以教育为主,轻处罚、少处罚或不处罚;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行包容审慎的执法方式,多引导多培育,边发展边规范;对个体工商户重在指导、规范,帮助其健康发展。对于违法经营,我们不是一罚了之,而是通过“案件回访”,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引导,给予温暖感化,让当事人认识错误、改正错误,以防再犯。从515日开始,我们把近三年来受到我市工商部门行政处罚的2500多家案件当事人作为回访对象,全部回访了一遍。

三、市人大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920日,市人大常委会第二评议询问调查组专门召开交办会,向市工商局集中反馈意见,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市工商局高度重视,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当天下午立即研究安排,结合深入纠“四风”持续转作风和工商工作实际,把反馈的五大类29条意见、建议分解到各个责任单位,并且明确整改要求和完成时限,深入推进整改落实。

(一)进一步简化工商登记审批流程。通过市工商局门户网站、政务服务网多种渠道提供公司注册登记材料格式文本下载功能,确保企业一看就懂、一填便成;利用网络、微信和在登记窗口多渠道公布公司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动漫演示视频,在全市各级工商登记窗口开设咨询服务专区,指定专人从事登记注册指导、全程电子化信息咨询,手把手帮助企业完成线上或线下登记注册申请,进一步提升注册登记的便利化水平。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向省工商局反映企业签名过程繁琐问题(全程电子化平台为省工商局统一开发,省辖市工商局无权修改),加大汇报协调力度,解决问题。

(二)不断提升窗口审批服务效率。一方面,在全市各级工商窗口增设咨询服务专区,印制《企业登记提交材料规范》,工作人员人手一册,确保在告知企业提交材料上无缺项、漏项,减少企业因不清楚提交材料导致的重复往返,减少企业等待时间,对设立新业态、高科技企业开辟“特快通道”,开设“2小时直核窗口”,办照立等可取;另一方面,优化整合窗口人员及职权设置,平均分配窗口人员受理登记数量,科学合理规划受理咨询的种类,确保每个企业都能受到应有的接待。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营业执照全城通办,市区内可就近办照,高效快捷。      

(三)切实增强工商登记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在全市各级工商登记窗口的便民服务专区设置茶水台、休息椅,为企业提供填表指导、复印、打印等服务,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登记注册。同时,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级企业登记窗口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窗口人员党性修养,提升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增强服务办事群众的耐心、细心、责任心。对个别素质低下的干部,一经发现,调离窗口岗位,问题严重的还将追究责任。

(四)大力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今年初,我们对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在全系统积极组织开展服务型行政执法示范点争创活动。7月份,制订出台了《漯河市工商局关于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在全市工商系统积极推行行政指导、预警警示等柔性执法方式。对市场主体坚持重教育、轻处罚、过罚相当,特别对“四新”经济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对小微市场主体和非主观故意、社会危害小的轻微违法行为慎罚、少罚,以行政指导服务为主。

针对我市广告监管力度不够的问题,我们专门到漯河广播电视台、漯河教育台进行上门约谈,开展行政指导,要求各类媒体坚持正确导向,落实责任,严格把关,强化自律,切实规范广告发布行为。同时,落实监管职责,严格执法监管,组织全市各级工商机关深入开展了互联网广告、房地产广告、涉嫌非法集资广告以及食品、保健食品、医疗广告专项整治行动,对虚假违法广告保持高压态势。

市工商局认真落实环保攻坚工作部署,积极开展油品质量抽检工作。今年以来,已组织抽检加油站219座次,抽检率116.5%,抽检油库1座,抽检样品462个(其中55个批次样品暂未产生抽检结果),不合格样品22个,样品合格率94.6%。实现了对全市社会加油站的全覆盖抽检。通过抽检,发现个别社会加油站销售不合格油品和销售非乙醇汽油等问题,工商部门均依法进行了查处。下一步,将开展专项整治“回头看”,绷紧“质量弦”,巩固监管成果。

(五)全面加强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培训力度。今年以来,我们切实抓好普法责任制落实工作,专门制订了年度普法计划清单,实行“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工作机制。在实际工作中,紧紧围绕职能,结合广大市场主体需要,利用灵活多样方式,大力开展社会普法活动。通过开办文明工商户学校,对市场主体开展深入持续的普法宣传教育,今年已举办法律培训35期,培训人员3100多人次;紧扣重要节点、中心工作广泛开展主题性普法宣传,先后开展了3·15宣传、防范传销进校园、打击非法集资、创文宣传市场行等系列普法活动;利用大调研、大走访、大服务等活动,深入企业普法,开展“送法进企”活动140多次;借助微信新媒体开办“空中网络课堂”30多期,普法宣传1万多人次;经常收集典型案例,通过媒体、外网向企业商户进行“以案释法”宣传,便于市场主体借鉴,防范违法风险。

(六)全面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一方面深入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今年8月份以来,将上级要求与我局查处过的违规违纪案例相结合,在全局深入开展2018年度以案促改工作,召开了警示教育大会,层层组织开展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以案为戒,深入查摆问题,认真抓好整改。出台了《漯河市工商局受处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暂行办法》《公车检查周报告》等规范性文件,从制度层面巩固和深化以案促改成果,彰显以案促改对于作风建设的深层次作用。另一方面大力推动日常作风纪律监督检查制度化常态化。今年以来,以作风纪律“周检查”为抓手,共开展作风纪律监督检查27次,检查单位201个次,发现问题48个,下发通报20期,27个单位被点名扣分,通报批评4个单位,表扬2个单位,对1个单位的典型经验进行推广。根据检查结果和通报要求,相关单位共开展约谈5人次,对1个工商所、4名人员进行通报批评,责令4人写出书面检查,免职1人,与考核结果挂钩2人。通过坚持不懈开展作风纪律“周检查”,有效解决了“监督检查不忙就检查、忙了就不查”和“只检查不通报、只通报不批评、只批评不点名”等问题,增强了对全市各级工商机关特别是对服务窗口和基层工商所的监督约束力,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推动全局上下不断转作风、提效能、树形象。

(七)积极推动“住改商”建议的调查研究工作。针对部分企业代表提出的“建议工商局联合有关部门对居民小区‘住改商’开展一次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出台针对‘住改商’的专门法规,并在法规中对‘住改商’的申请程序给予明确”一事,我们于9月下旬专门向市法制办进行了汇报。市法制办了解情况后,认为这涉及到环保、城建、城管、消防、安全、社区等相关部门,提出两点意见:一是最好先邀请相关部门和社会相关方面的代表进行立法调研,全面掌握情况后再提出立法建议;二是鉴于地方立法历时较长、“住改商”问题较为单一等情况,建议可以通过调研情况,以市政府名义制订出台一个规范性文件、保持全市政策严格统一即可。按照法制办的意见,目前正在明确相关责任单位,具体抓好推进落实。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工商局以“放管服”改革为动力,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委、市人大、市政府的要求,与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与广大群众的期盼之间仍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市人大评议询问为契机,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明确目标,深入整改,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更加有力有效地服务我市实体经济发展。

(一)以接受评议询问为契机,持续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好转。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情况,持续强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能力,通过不同形式,不断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全面查纠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整改,狠纠“四风”,以干部队伍作风的持续好转推动实现实体经济持续发展。

(二)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打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发挥工商系统信息化优势,打造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凡与企业、群众相关的行政事项,能上网办理的全部上网办理,建立阳光高效的审批机制,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不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让市场主体登记更加便利,让市场活力充分释放,努力实现“法无禁止皆可为”。认真落实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改革各项措施,真正实现“一次不用跑,三天全办好”改革目标,大力推行“证照分离”改革,切实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积极实施“集群注册”工作,更好地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面打造“放管服”改革漯河升级版,让广大市场主体共享改革红利。

(三)深化“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持续提升事中事后监管效能。按照“监管更加严格、市场更加安全”的要求,大力开展市场主体信息公示。在我市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市县两级三覆盖(行政执法部门全覆盖、随机抽查事项全覆盖、随机抽取主体全覆盖)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责任体系,完善“两库”(适时动态调整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动态更新执法检查人员库、检查对象名录库),制定并严格落实年度抽查计划,合理配置执法资源,科学高效实施抽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四)建设“阳光漯河”,持续提升工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把“阳光漯河”建设融入“放管服”改革,按照市阳光办的统一部署要求,积极回应企业所需、群众所盼,积极推动工商登记窗口标准化建设,优化服务,提升水平。进一步强化对全市各级工商窗口服务质量和效能的监督,积极推进工作作风好转和工作效能提升,努力为我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