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代表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8-12-27来源:


漯河市人民政府

关于代表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20181226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

市政府秘书长  徐光华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建议办理情况

2018年,市政府系统共承办人大代表建议308件,其中重点建议10件。一年来,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市政府及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不断创新办理思路,完善办理方法,办理质量和办理水平均有了新的提高。目前,308件建议已全部按时办理完毕,并书面答复代表。其中,所提问题已经解决的183件,占总数的59.4%;已列入规划正在解决的110件,占总数的35.7%;因目前条件限制需以后解决或留作参考的15件,占总数的4.9%。收到的代表反馈意见中,满意或基本满意307件;不满意1件,后经重新办理,代表对重新办理结果表示满意。2018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专题研究,扎实部署。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市长刘尚进多次在市政府常务会、市长办公会上对建议办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要求要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改进工作、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提高工作质量和执行力的重要抓手,制定有效措施和推进台账,扎实做好办理工作。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高喜东主持召开全市政府系统人大代表建议交办会,向各承办单位交办办理任务。各位副市长逐件阅批代表建议,对分管部门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二是完善机制,规范程序。市政府办公室建立完善了建议交办制度、办理责任制度、办后答复制度、督办考核制度、联系协商机制以及重点建议办理机制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下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明确2018年度市人大重点建议和市政协重点提案办理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等文件。各承办单位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建立健全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有关科室具体办理的责任体系。

三是突出重点,增强实效。按照“重点建议重点办”的原则,市政府明确了由分管副市长牵头领办、各有关部门具体承办的重点建议办理工作机制。多次召开协调会、座谈会等集中研究部署重点建议办理工作,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及时解决办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针对去年测评未通过的5件重点建议,市政府组织各有关单位深刻剖析原因,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提升了办理质量和效果。

四是强化沟通,形成合力。各承办单位采取走访、座谈、现场办案、邀请代表视察等形式,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和沟通,虚心听取代表意见,努力做好办理前、办理中、办理后“三沟通”。对需要多家单位共同办理的建议,各承办单位结合自身职能,积极探索完善协同配合、内部督办、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参与办理工作的积极性,不被动等待、不各自为战、不敷衍应付,确保办理任务顺利完成。

五是强化督导,狠抓落实。把督查作为推进建议落实的重要抓手,以督查促办理、促落实。制定《市政府系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台账》,每月开展一次建议办理情况集中督查,及时通报反馈各承办单位的办理情况、工作动态、工作成效等,督促各承办单位高度重视每个细节,认真把握每个环节,善始善终,狠抓落实,努力提高建议办结率和落实率。全年组织集中督查16次、专项督查43次、暗访7次。严格落实考核奖惩措施,对工作态度认真、办理成效明显的单位予以通报表扬;对思想不重视、办理不认真、代表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单位,责令其重新办理代表建议,二次办理代表仍不满意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取消评先资格,在年底市政府目标考核中扣减相应分数。

二、市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所提重点建议办理情况

1周红彬等3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强现代农业技术服务的建议。一是深入开展农技服务。构建市级农技人员专家库,审核认定并向社会公布农业专家158名。实施“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共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活动2.6万多次。大力推广12316农技服务热线。建成益农信息社980个。建成7个农业物联网应用试点与综合服务平台。在郾城区建立小麦、玉米“四情”监测管理系统,在临颍县开展农业部大田种植数字农业建设项目,在颍西高标准粮田万亩示范方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二是不断加强农业执法。严厉打击农资制假售假,在农资销售旺季开展联合执法25次,共检查企业1219个次,整顿市场1746个次,立案85起,查处83起,查获数量10.4万公斤,案值28.85万元。三是全面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3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结对服务,共开展服务600余次。制定并推广畜牧业地方标准3项,帮助15家养殖场成功创建美丽牧场。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全市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183个,培训专业人员近1.3万人次。四是加大培训力度。大规模开展技术培训,先后举办农业、畜牧业、农机技能培训83期次,培训人员5000多人次。开展跟踪性林业技术指导,编著发放《漯河市林业地方标准汇编》等科技资料1万多份,培训2300多人次。提供“一站式”蔬菜农技服务,长年聘请省内外蔬菜专业技术员6名,组建蔬菜技术指导小组,对全市蔬菜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五是加大农技服务资金投入。列支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能源发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等专项资金1120万元,对“三品一标”认证、农村能源、农业园区等项目进行奖补。全年发放国家、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959万元。

2李益民等10位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擦亮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名片的建议。关于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成立持续做大做强食品产业合力团和白酒业发展领导小组。连续三年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建立服务企业周例会制度。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食品企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02.3亿元,同比增长8.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0.1%,占全省的六分之一。工信部授予我市“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荣誉称号,这是我省城市首次入选。关于制定食品产业招商引资政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前三季度,全市共有13家食品企业完成战略重组,引进投资16.1亿元;新签约食品产业项目9个,投资总额35.1亿元。关于举办食品产业相关会议和论坛。第十六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共有868家企业携5万多款商品参展,签约投资项目50个,计划总投资221.5亿元,贸易采购额403.7亿元,比上届增长15.2%。成功举办全国食品工业经济运行发布会、中国(漯河)食品产业高端论坛等活动。关于制定提升帮扶计划。出台《进一步加快食品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涵盖金融、土地、产品展销、品牌建设、“先照后证”改革、“多证合一”登记等多方面的具体支持措施,特别是新注册企业税控盘购买、刻章等费用全免、“一次不跑、一分不掏、三天办好”的政策受到了广泛好评。围绕双汇集团倍增工程,市政府近期正在研究制定具体的支持政策,促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关于给予食品企业广告补贴。因此前制定的扶持政策不符合国家关于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的要求,下一步,将重新研究出台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扶持性政策。关于各类基金给予食品企业支持。市政府设立2.9亿元的企业信贷周转基金,累计为517家企业(食品企业占60%)办理周转基金贷款37.6亿元,保全银行信贷资金60.3亿元。组织召开各类银企对接会近20次。双汇集团、市经投公司等发起成立的食品产业投资基金已为6家企业提供1.5亿元的资金支持。关于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建立328个涉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和站点,投入4256.5万元建设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全市共发布农业地方标准248项,主导起草20多项省级地方标准,参与制订、修订与食品有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39项。我市开展标准化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在今年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中受到通报表扬并在全国推广。在加贴原产地标识方面,根据《商标法》相关规定,考虑设计一个具有漯河食品元素的“LOGO”作为集体商标进行注册,并依托行业协会组织注册工作,制定《集体商标使用规定》,开展统一规范使用“漯河食品名城”标识工作。关于引进和培养食品专业人才。出台《漯河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暂行办法》。在食品企业中建立CIO(首席信息官)工作制度,制订出台《漯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升本”工作进展顺利,有望在“十三五”末完成。

3路文华等10位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力度的建议。出台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和考核激励办法,每年拨付300万元专项资金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购置了价值1100万元的警用装备,提升应急处突能力。严格落实“三长负责制”和“一案双查制”,全市共办结举报线索780条,到期线索办结率68.46%。全市共打掉涉黑团伙5个,协助外地市打掉涉黑团伙3个,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13个,恶势力团伙10个,破获案件339起,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资产9141万元,抓获各类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969人。打掉“保护伞”22人,移交“保护伞”线索32人次。通过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公众安全感和执法满意度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4贺小常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停车场规划和管理的建议。启动编制漯河市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已取得初步成果。印发了《漯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专门就停车位配建作出具体规定。加强对建设项目停车设施规划、配建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严禁配建停车设施挪作他用。加大停车服务经营监管力度,探索对停车服务经营单位实行特许经营管理,制定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正在研究制定《漯河市城区机动车停车收费管理办法》,拟对机动车停车实行分类管理,利用价格杠杆合理引导停车需求。加快推进全市公共停车信息系统和停车诱导系统建设,逐步推广公共停车APP、微信小程序等电子收费方式,不断提升停车管理信息化、智能化服务水平。加强管理,堵疏结合,采取科学设置停车位、加强停车管理、倡导绿色低碳出行等措施缓解停车难问题。今年市政府还将新建4座立体停车楼列入民生实事,停车楼选址为市人民医院、市三院、双汇广场及火车站公交停车场。目前,4个停车楼正在加紧施工。

5王海蛟等3位代表提出的关于成立漯河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的建议。因机构改革等原因,经市人大常委会同意,此件建议暂缓评议。

三、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测评未通过重点建议办理情况

1谷葵花等10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学前教育支持力度的建议。一是强化政策支持。相继出台了《漯河市促进学前教育发展实施方案》、《漯河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等文件。二是积极扩容增量。强力推进《漯河市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20)》,2018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7所,目前,23所幼儿园投入使用、22所竣工、1所在建、1所开工。积极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工作,目前已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25所,全市普惠性幼儿园总数达到459所。三是加大投入力度。2018年投入1000万元对普惠性幼儿园实施奖励,评估验收后将分等级对18所达标幼儿园实施奖补。四是提高保教质量。严格落实幼儿园年检工作,2018年,对24所新申报市级示范幼儿园进行验收,对年满三年的29所市级示范幼儿园进行复评,共有19所新申报幼儿园和26所复检园通过验收。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17-2018年,全市公办幼儿园通过招教招聘教师78人,培训园长和骨干教师6000多人次。

2李艳代表提出的关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建议。一是科学编制发展规划。编制了《漯河市农村义务教育发展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计划新建寄宿制义务教育学校3所,改扩建112所,总投资4.27亿元,增加寄宿制学位2.9万个。目前,已完成投资2.49亿元,新建寄宿制学校1所,改扩建55所,增加寄宿制学位1.49万个。二是全面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大力推进全面改薄、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三大工程。2018年规划全面改薄项目学校77所,其中校舍建设项目18所,目前9所学校项目交付使用,9所学校项目主体完工;其他设施设备购置项目已全部完成。2018年计划改造学校35所,改造面积7,目前已有25个项目开工建设,6个项目竣工。2017-20188个周转房建设项目已全面启动,目前2个项目主体完工,6个项目正在施工。三是完善经费投入机制。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并对农村学校进一步倾斜。2018年,共足额下达2批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3.46亿元。四是充实农村师资队伍。实行动态控编,2018年临颍县招聘教师158名,舞阳县招聘80名。2018年争取全省特岗计划教师120名,完成47名全科教师培养。五是改善农村教师待遇。各县区按绩效工资5%的标准向农村教师倾斜,并发放200300元的农村教师补贴。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在晋升职务方面予以政策倾斜。

3李敏等5位代表提出的关于扶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就工业、服务业、项目建设等分行业分类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和具体方案。对全市5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首席服务员帮扶。二是推动转型升级。分行业制定重点行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全市40家企业建立省级研发中心,20家企业建立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工业“三大改造”争取到省级政策性资金2700万元。全市工业“三大改造”实施项目305个,已有294个项目开工建设,90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投资近200亿元。三是加大融资支持。修订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考核权重,加强金融服务网络平合建设,启动小微企业信贷计划,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供给不充分等问题。前10个月,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货款余额778.99亿元,增幅10.07%。四是推动降本增效。取消下放市直各类行政职权事项147项,清理19个部门82项中介服务事项,取消市直部门234项证明材料和繁琐手续。印发了《漯河市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大力推行“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力争行政审批事项全省最少、审批流程全省最优、服务效率全省最高。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容缺受理”机制,按照“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模式,大力推行“三十五证合一”。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5亿元成立产业发展基金。全面落实中小企业各项税收减免优惠政策,推广网上办税,今年已为全市小微企业减免税2.05亿元。五是维护合法权益。开展打击损害企业合法权益违法犯罪专项治理行动。对各类实体企业行政申诉渠道进行梳理和调研,逐步形成多系统联动的行政申诉机制。出台了《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加快企业家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六是加强政策落实。建立了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城市建设三大周例会制度,着力解决实体经济项目建设、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外部环境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市、县服务企业周例会已召开150次,研究企业问题347个,帮助解决各类问题262个。工作做法在国务院大督查中受到表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省委书记王国生、省长陈润儿分别批示,给予充分肯定。组建128个企业服务团,帮助企业解决问题346个,协调资金6.7亿元。实施“互联网+”工业行动计划,在全省率先启动“企业上云”行动。

4路文华等10位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的建议。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制定了《漯河市2018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月督导、季讲评、半年考核。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市财政投入1100万元,专项用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奖代补,各县区按11比例进行配套。三是典型示范引路。累计投入1.1亿多元,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用专业保洁公司,全市所有县区已实现农村保洁市场化运作。临颍县采用BOT模式建设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综合处理场,目前已投入资金1.65亿元,日处理能力400吨。舞阳县探索实行农村“路长制”长效机制。召陵区开展“果树进农村”试点活动,共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栽植各类苗木2.4万株。四是开展集中整治。对城乡结合部和各乡镇、村进行拉网式摸排清理,出动大型清除机械和车辆1800多台次,清除各类垃圾20万多方。深入开展河道治理五个专项行动和河流清洁百日行动,清除河面漂浮物21,清运河道内垃圾6886方、堆砂3.2万方。加快完善乡村排水管网,推进厕所革命,全市新建、改建农村公厕200座,改造农村户厕近3万户。实施畜禽粪污专项整治,关停违章畜禽养殖场38家,引导农户发展绿色养殖。组织开展村镇绿化,全市开展绿化村镇178个,完善提升绿化村镇239个,完成村镇绿化面积8900亩。开展“四美乡村”“五美庭院”和“美丽小镇”创建活动。五是深化整治内涵。把特色文化村、传统村落、休闲农业建设与文明乡风培育有机结合起来,在有条件的村建设党史馆、乡愁馆、文化馆等馆所,全市共建设村史馆56个,党史馆3个,乡愁馆2个。以“人居环境特色村”创建和“幸福乡村生态游”为载体,将传统村落、历史人文、现代农业等21个景点串联起来,开通“漯河市幸福乡村游”一、二、三号线。

5王卫峰等10位代表提出的关于逐年更新市区树种、减少飞絮危害的建议。对市区所有杨柳树分布情况进行全面普查,绘制详细的分布图。综合运用化学方式与物理方式相结合的措施,多渠道、多举措开展综合防治。在市区设置6个絮情监测点,全天候掌握飞絮发生情况,每日发布絮情研判报告。通过注射赤霉酸等药物,抑制杨柳树花芽形成。在飞絮发生时段,利用喷洒车高空喷洒杨柳絮抑制剂,阻止飞絮飘散。加大环卫保洁力度,对落地的飞絮及时进行清理,避免再次随风飘移。通过抚育修剪、更新改造、抹头等措施,控制飞絮形成。结合园林绿化工程,对杨柳树进行品种更新,逐步淘汰现有雌株。累计出动防治人员5700多人次,注射赤霉酸防治树木1.8万多株,喷洒水雾和抑制剂4524台次,修剪树木6500多株。我市今年的杨柳絮防治无论飞絮总量还是持续时间较往年均有大幅下降,杨柳飞絮对市民造成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限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四、其他建议办理情况

在着力办好重点建议的同时,市政府认真分析归纳代表所提的其它建议和意见,特别是涉及代表和群众关心关注的各类民生问题,倾注大量精力认真抓好落实。如李敏等代表提出的解决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提升我市民营企业融资能力的建议。出台了《漯河市不动产登记有关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漯政办〔201877号),成立了解决规划管理历史遗留问题领导小组,并通过服务企业周例会推动解决问题。市政府召开周例会35次,已解决工业企业不动产登记遗留问题13个,进入解决轨道遗留问题17个。召开规划管理历史遗留问题领导小组会议10次、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组)会议14次,190个遗留问题项目已分析研判、初审认定、提出解决办法;182个遗留问题项目已研究确定,38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困扰部分企业和群众的不动产办证难、房产抵押难、孩子上学难等难题正在逐步得到化解,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

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真诚感谢市人大常委会和各位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的监督与支持!市政府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方面做了应做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个别承办单位办理程序不规范、与代表的沟通联系有待加强、落实周期较长的工作后期反馈不及时等薄弱环节。真诚欢迎市人大常委会及各位人大代表继续加大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力度,多支持、多鞭策、多提宝贵意见。市政府将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推动漯河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