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关于我市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情况的视察报告

时间:2021-10-14来源:

关于我市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情况的视察报告

——2021年8月26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

  

市人大常委会: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成视察组,对我市水资源管理与利用工作进行了专项视察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视察工作开展情况

  自7月份以来,周学功副主任带领由部分市人大常委会立博体育、人大代表组成的视察组,深入舞阳县、源汇区、西城区、临颍县、郾城区和召陵区等地,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和走访座谈等方式,围绕农田水利、中原生态水城建设、水生态环境治理、水资源调度和城乡供水等工作,对我市水资源管理与利用进行了专项视察和调研,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全市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情况。总体来看:市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和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依法治水管水,加强水利建设,深化水利改革,有力保障了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市拥有水资源总量6.4亿立方米,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240立方米和256立方米,分别占全省平均水平的45%和61%。2018年至2020年,全市用水总量基本保持平稳,每年控制在4.79亿立方米左右,低于省政府确定的控制目标5.46亿立方米。2020年,在省环保攻坚水资源管理分项考核中,我市获“优秀”等次。

  二、我市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情况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强化组织领导,管水治水形成合力。一是坚持抓推动。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水利、发改、财政、生态环境等18个成员单位组成的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坚持抓规划。编制完成了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深层地下水、地热水和矿泉水开发利用和水土保持等一系列规划;出台了《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漯河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漯河市城市地下水开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漯河市节约用水奖励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了水环境质量监测、水源地保护、自备井管理、取用水审批、水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巡查等制度规定,水资源管理与利用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三是坚持抓共治。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明确河长1118名;编制了51条河湖“一河(湖)一策”名录,构建了“3+7+10”制度框架体系,河湖治理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5条国控、2条省控河流断面综合达标率居全省前两名。2019年、2020年河长制省级考核连续两年获“优秀”等次。

  (二)科学统筹谋划,水资源利用成效明显。一是高标准推进中原生态水城建设。围绕打造中原生态水城,实施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盘活用好水资源,着力构建“城水共生、生态宜居”环境。先后实施了沙澧河大二期、幸福渠、西城区生态水系、黑河治理、经开区中央公园等一大批水生态建设项目。市区河段植被覆盖率达98%以上,新增绿地282万平方米,构建乔灌草相结合的河湖缓冲带36公里。二是民生保障有力。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完善南水北调、澧河取水口上移等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设施。截止目前,累计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246处,全面解决了1247个村庄211.6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100%。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成为全省城乡供水一体化试点,南水北调供水规模已扩大到2县6区(含3个功能区)7个水厂,受益人口达到90万人,我市消纳南水北调指标比例位居全省前列。三是科学调配水资源。采用外调、内引、连通、分供的办法,严格总量控制,年用水量始终控制在红线以内。近三年来,累计使用南水北调水2.9亿立方米,协调上游水库放水11.7亿立方米,利用地下水10.28亿立方米。四是谋划全域引水工程。在完成引澧入沙工程后,规划引澧入颍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整体设计,并以舞阳县龙泉水源、城乡供水一体化、五虎庙灌区、农村水系连通、颍河杜曲闸重建等五大工程为依托逐步展开。五虎庙灌区改造工程已于6月5日开工建设。

  (三)强化执法监管,水资源管理进一步规范。一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方案,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和水资源论证审查,开展行政审批项目化监督检查,全面规范取水许可审批管理。近三年,全市累计办理取水许可证581个,许可水量9018万立方米,共核查登记取水口64047个,取水项目1955个。二是全面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农业、工业节水设施建设,开展灌区续建配套、水源工程节水改造。近年来,全市争创省级节水型载体36个,命名市级节水型载体117个,农田高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82万亩。2020年,我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郾城区、源汇区被水利部命名为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三是坚持标本兼治,系统保护水资源。综合采取控源截污、内源治理、生态修复、活水循环等措施,保护河道水资源。推进澧河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勘界立标工作,完成59个农村“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改,强化地下水保护,建立完善地下水位监测井台账,持续开展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地下水压采。近年来,一级保护区实现封闭式管理,澧河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在II类,全市累计关停自备井607眼,压采地下水量4114万立方米,地下水位平均上升2米。

  三、存在问题

  (一)全社会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节水宣传还不够深入,手段措施比较单一,覆盖范围还不够广,部分群众节水意识不强、节水创建不够积极主动,企业节水还存在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等现象。

  (二)水资源管理还存在漏洞。非常规水利用率总体水平较低,省要求缺水性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但我市目前利用率仅为21%。重点用水户监控设施不完善,在线监控设施使用管理、部分功能区水资源监管还存在失管漏管现象,个别产业集聚区尚未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

  (三)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管网还不能实现全覆盖,部分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和居民仍采用地下水供水。个别老旧小区,属于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但目前仍使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抗御水旱灾害能力还不强。

  四、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全社会保护利用水资源意识。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深化市情水情认识,加大水资源保护利用宣传力度,普及水资源保护利用法律法规和节约用水的基本知识,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持续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和自觉参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浓厚氛围。

  (二)坚持依法治水管水,持续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水行政执法制度规定,以城市供水管网改造为抓手,加大水资源置换工程建设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区、老旧小区转换公共供水,保护地下水资源。加大城市再生水工程建设,着力推进节水型载体创建,落实节水奖励政策和节水行业标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三)强化系统治理,科学调水,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快引澧入颍等重大调水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全面推动中原生态水城建设。健全完善水资源调度保障体系,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护力度,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和水灾害等问题,提升水资源调蓄、水环境自净和水生态修复能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优先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兼顾生态环境、农业、工业以及航运等用水,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