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关于市教育局工作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2-04-24来源:

关于市教育局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1年10月28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二次会议上


市教育局局长 甘德建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市教育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接受评议询问情况

  自8月份以来,市教育局按照市人大常委会评议询问工作要求,积极开展自查、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坚持靶向整改,逐项分解任务,迅速抓好落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着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办好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着力补齐短板和不足,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安排部署到位。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评议询问工作,要求各科室积极开展自查,广泛征询意见建议,针对征求和反馈的意见和问题,深入研究整改措施,能立即整改的立即整改;需长期坚持的,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抓好落实。

  (二)责任落实到位。坚持“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的原则,局班子成员、各科室单位负责人具体抓好评议询问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印发《关于明确市人大常委会第三评议询问调查组对市教育局评议询问反馈问题意见任务分工的通知》,把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明确责任科室和整改要求,确保整改事项件件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三)问题整改到位。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针对反馈意见和问题,认真制定整改措施,坚持立行立改、持续整改,坚持标本兼治,深刻分析原因,深挖问题根源,举一反三、由表及里,落细落小,逐项解决问题,整改工作成效显著。

  二、主要工作成效

  (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坚持五育并举,“经典诵读”全国闻名,“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新时代好少年”等活动有声有色,李婧源、赵紫怡相继获得全国“最美孝心少年”“感动中原人物”“全国特别关注孝心少年”等荣誉称号。刘怡灵、徐麒贺被评为2021河南“最美中学生”。积极组织开展体育大课间、科技节、校园文化节等活动,形成体育美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发展格局。建成全省领先的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积极开展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二)学校教育办学质量稳步提升。深入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2017—2019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78所,普惠性资源覆盖率达80.28%,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已全面消除超大班额,大班额比例2.41%;10所学校被评为省级义务教育标准化管理示范校、特色校。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三维六元学、集体备课、对分课堂等特色,获得良好效果。2019-2021年,39名学生进入北大清华,2.89万名考生进入高校学习。5所中等职业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6所高职高专被确定为省“双高”院校。培育了全省职业教育知名品牌“漯河食品”,创建“中国护士”“河南口腔”“豫中南装备制造”等优势特色品牌。连年在全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获得金奖,2017-2021年,获得国家级一等奖5个。2020年、2021年相继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赛项。将与省教育厅签订框架协议,争取省厅支持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实现“一个突破”“五个领先”,即:突破本科高校设置,综合改革领先、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领先、职业技能提升人人持证领先、人才引进领先、提高教育质量领先。

  (三)教育综合改革工作不断深化。推动中招考试改革,中招体育提升到100分,积极推进美育纳入中招考试成绩。实施集团化办学,打造35个教育集团,进一步丰富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育集群。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指导意见》,开展“县管校聘”试点改革,选定临颍县为今年试点县,力争3年时间分批完成“县管校聘”改革。强化高层次教育人才培育和引进,开展第一届市级名校长论坛,评选首批24名市级名校长;研究制定《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引进方案》,今年拟引进省级名师、名班主任15人,组建名师工作室15个。实施义务教育“十不准”,落实“五项管理”,积极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进一步减轻学生和家长负担。

  (四)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持续增强。近三年,累计投入资金30亿元,推动城镇20所公办中小学建设,今年秋季20所公办中小学全部建成投用,增加学位3.8万个,有效化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学生资助达到全覆盖,每年发放资助资金近2亿元,受益学生18万余人次,确保不让一个贫困家庭的学生因贫失学辍学;2020年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全省第一,连续三年蝉联“优秀单位”;典型事迹多次入选教育部《国家资助托起大国小匠》名录。招考工作连续五年荣获全省目标管理综合考评先进。按照“四统一,两为主”的原则,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就学,切实做到“应入尽入”。常态化做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九到位”复学方案,创新上好“开学第一课”,局长、校长上讲台授课,受到学习强国平台、教育时报、央广网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实现了“安全开学”和“开学安全”。

  三、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一)政策法规宣传贯彻方面

  1.关于师德师风教育问题。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注重将师德师风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深入开展整治教育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纠治教师师德失范问题,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针对教师补课问题,全面启动自查自纠,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对在职教师违规补课行为依规严肃惩处;并向社会公布师德失范专项举报监督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2.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利用教育网、手机报、漯河发布等官方媒体大力宣传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设立专门服务窗口,公布服务(咨询)电话。认真受理来电、来访者及来访件,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入学问题。2021年秋季,全市共接收7397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

  3.关于法治宣传教育问题。认真组织学法用法,引导全市教育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依法依规履行职能。积极组织开展国家宪法日活动,开展青少年法治主题教育、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国家安全日法治宣传、“礼赞宪法”等主题教育活动,有效推动学校法治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二)简政放权服务发展方面

  1.关于教材、教辅资料的选择问题。我市教材、教辅资料选用程序为:由课程专家、教研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等组成教材选用委员会(其中一线教师不少于1/2),对所有列入全国、省《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和教辅目录的出版单位征集样书,提出初选意见并进行充分讨论,确定拟选用结果,选用委员会2/3以上委员投票同意方可通过。

  2.关于学生转学程序问题。义务教育阶段转学已经实现一站式办结,所有程序均在学籍系统中审核完成,不需要学生家长再去任何部门。目前,我市转学允许在转入学校同意情况下先入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籍转移即可。

  (三)日常工作开展方面

  1.关于思政教育和学困生教育问题。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政课建设,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成立“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党史课”“领导干部上台讲思政课”等活动,思政课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贯彻落实国家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实施意见,实施体育艺术2+2项目,加强体育卫生美育和劳动教育。同时,各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小学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每学年不少于14课时,进一步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培育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和建设者。

  2.关于学校建设、办学条件方面问题。启动“十四五”城乡中小学布局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能力提升工程,至2025年,城镇学校学位供给满足学生入学需求,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比例进一步降低,学生寄宿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学校教学生活条件持续改善;2021年已争取上级资金5965万元。实施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2021年计划投入资金6000万元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

  3.关于义务教育均衡问题。持续深化集团化办学,通过名校带弱校结对帮扶等工作,推进薄弱学校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区域内义务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同时,严格招生工作秩序,要求学校执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严格按照政策招收学生。

  (四)作风建设方面

  1.关于工作作风问题。进一步精简会议,不开无实质性会议,能合并的合并开,尽量开短会、少开会。加强文件审核,严格落实市委文件管理“十不发”规定,持续减少文件印发数量。同时,加强工作调研,科学有效指导基层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2.关于小区配套幼儿园的治理问题。按照《漯河市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办法》,督促各县区城镇小区建设配套幼儿园,并及时移交。2021年,10所城镇小区正在建设配套幼儿园。

  3.关于校外培训机构的整治问题。严查校外培训机构在周六周日和法定假日开展中小学学科类培训行为,进一步治理学科类培训中“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违背教育规律的超纲、超范围培训。加快取缔无证无照校外培训机构工作,依法取缔671个不具备办学资质、办学场地不达标、有严重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占比68.96%;加快推进“营转非”换证工作,年底实现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到100%。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以这次人大评议询问为契机,更加自觉主动地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解决人大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享受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

  (一)持续进行整改,保障工作高质量。认真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征求的意见和反馈的问题按照时限整改到位。对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认真研究总结,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切实保障人大评议询问工作成效。

  (二)依法履行职责,提升工作执行力。深化法治理念,严格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流程,做到公正、公开、便捷;加强法治教育,推动教育治理工作现代化。大力弘扬争先出彩、攻坚克难、创新创造、实干实效四种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高质高效把工作推进到位。

  (三)关注热点问题,提高教育满意度。坚持以办好人大评议和建议为抓手,强化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提供更多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重点补齐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短板,切实扩大城镇学位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就学需求;推进集团化办学,通过托管、联合、示范带动等形式,打造更多优质教育名校强校;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严格落实“双减”政策,强化师德师风整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