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对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评议情况的建议》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2-04-24来源:

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对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评议情况的建议》情况的报告

——2021年12月21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上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罗静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市农业农村局,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贯彻落实《关于对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评议情况的建议》情况,请予审议。

  一、《建议》贯彻落实情况

  在2020年11月17日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上,市人大常委会第三评议询问调查组对市农业农村局工作评议调查情况,提出了意见建议。收到意见建议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把意见建议作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动“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和工作导向,加强统筹协调,细化支持措施,健全工作机制,取得了明显成效。在2020年全省乡村振兴工作考核中,我市获得优秀等次,位居全省第二。

  二、整改落实情况

  (一)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方面

  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抓紧抓牢“米袋子”,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守牢耕地红线。全面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和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在全市开展流转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专项整治,排查出耕地流转不规范问题1188个,已完成整改698个。持续巩固大棚房整治成果,对2019年以来清理整治的“大棚房”问题进行“回头看”,发现新增“大棚房”问题3个118.67亩,已按要求全部整改到位。年初将全年粮食面积目标下达各县区,作为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标,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只增不减,2021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410万亩以上。二是提升粮食产能。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190.7万吨,粮食安全市县长责任制考核居全省第2。坚持藏粮于技,组织全局7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开展农技服务“五个一”活动,打赢“两病一寒”攻坚战,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单产512.65公斤,同比增8.4公斤,居全省第三;总产113.23万吨,同比增2.54万吨。积极应对夏秋两季阴雨连绵、农田积水等情况,狠抓防汛排涝和灾后生产恢复,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秋粮总产77.51万吨,单产414.31公斤。认真落实《河南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2021-2035)》,出台《关于加强“漯”字良种育繁推工作助力“三链同构”的实施意见》、《漯河市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实施方案》,对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进行了中长期规划和全面部署,进一步支持我市种业做大做强,全市建成种子繁育基地16万亩,繁育品种81个,生产种子近8000万公斤。三是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2020年度12.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验收。今年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2万亩,坚持早谋划、早安排、早实施,是全省第一个全面开工的省辖市,工程进度始终保持全省第1,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我市高标准农田设施“网格化”管理经验在全省会议上推广。四是抓好农田水利设施排查整改。按照“市级抓总、县级主导、乡镇或部门实施”的工作格局,全市排查录入“河南省农田水利设施信息系统”并通过审核的机井36683眼,其中,需整改维修的机井14168眼,占比38.6%;拟报废机井2490眼,占比6.8%。截止10月底,问题机井和拟报废机井全部整改到位,全市36683眼机井及附属设施产权全部移交乡镇、村组,高压和低压输配电设施完成相互移交工作,工作成效位居全省前列。五是抓好冬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争取到农田水利灾后重建资金5686万元,水毁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全部修复。研究印发了《2021-2022年冬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方案》,扎实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夏病冬治”,设置奖补资金500万元,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月观摩讲评,对工作推进有力、成效显著的予以奖补,落后的通报批评、作表态发言。

  (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

  充分发挥好市委农办牵总协调作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一是牵头抓总抓统筹。年初,制订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漯发〔2021〕9号),并对文件涉及的任务进行了逐项分解,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印发了《漯河市县域国土空间一体化规划行动方案》等13个乡村建设行动重点任务专项方案、全市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等“五年行动方案”已印发,为今后五年我市“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工作明确了任务和重点。二是巩固拓展抓衔接。主动顺应“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新形势、新要求,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放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思考谋划。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把舞阳县作为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中支持,确保整体推进乡村振兴。三是突出重点抓推进。编制村庄规划。稳妥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全市村庄分类与布局规划方案均已编制完成,全市集聚提升类205个、特色保护类54个、城郊融合类318个、整治改善类544个、搬迁撤并类127个,其中86个村庄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扎实推进“1511”示范工程。建立了市县领导分包联系示范村制度,结合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等因素,通过季度观摩讲评、年终考核奖励等,不断健全完善考核督查机制,加快推进“1511”示范工程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严格落实农村人居环境“周通报”“月督导”“季观摩讲评”“年终考核”制度,扎实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加大农村改厕力度,全市4万户户厕改造任务超额完成,并对2013年以来建成的农村户厕进行排查整改,共排查各级财政支持的农村户用问题厕所6323个,9月底已全部整改到位。大力推进“四美乡村”建设。实施一宅多园、一村一游园建设,新建村庄游园409个,累计建成2125个,开展“一宅变多园”建设787处,累计建成3511处,高标准整治500平方米以上坑塘797处,累计建成4364处。建成“美丽小镇”30个、“四美乡村”300个、“五美庭院”15万户,农村生活垃圾有效处理率达到100%。

  (三)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

  坚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一是建设高品质原料基地。以优质小麦、大豆、花生、小辣椒、蔬菜、食用菌、林果等八大农产品种植基地建设为重点,持续提高农产品加工原料供应能力。全市高标准农田发展到201.2万亩,占比70.5%;优质专用小麦122.5万亩,占比51.6%;优质小辣椒、优质大豆、优质花生分别达到40万亩、46万亩、28.5万亩。舞阳县、郾城区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原料生产基地。二是强化龙头企业带动。平平食品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第七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市国家级龙头企业总数达到6家,位居全省第一方阵;贾湖、梦江南等8家就业创业基地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园区(基地),位居全省前列;在第二十四届全国农洽会上,漯河联泰食品有限公司的“喜盈盈大虾片”荣获优质食品奖,我市荣获最佳组织奖、招商引资签约奖、展示展销奖。三是推动多方主体参与。组建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5个,其中省级联合体20个。联合体拥有100家龙头企业、200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年产值突破900亿元。四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运用工业思维、市场手段推动国家、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四级联创”,搭建产销对接、品种展示、信息收集发布等平台,临颍县辣椒现代农业产业园已通过省级评审,舞阳县食用菌现代农业产业园已命名,郾城区优质小麦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市已建成已建成3个省级、8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五是推广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3个,临颍县成功申报省级小麦特色产业集群项目,获得资金3100万元。临颍县王岗镇入选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双汇牵头的河南省肉制品全产业链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农业全产业链重点链。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10万亩以上。统筹推进新一轮高标准农田与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做强现代种业,以市场需求引领种子研发、培育、生产,让好种子惠及更多农民。稳定和加强种粮补贴,实施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优化粮食品种布局,发展优质粮生产。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加强农机装备和信息化,提高粮食生产现代化水平。

  (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深入推进“五级订单”生产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做大做强,促进优质农产品与食品工业有效衔接。抓牢产业根本,运用工业思维、市场手段推进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通我市优质农产品和特色食品进入长三角大市场的通道,让“三链同构、农食融合”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成为漯河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靓丽名片。

  (三)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重点盘活利用脱贫攻坚积累的经营性资产,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确保整体推进乡村振兴。

  (四)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试点再推广,因地制宜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谋定后动、示范带动乡村建设。抓住冬春农闲有利时机,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四美乡村”“美丽小镇”“五美庭院”建设,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治理和“厕所革命”,建设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不断提升乡村颜值。

  (五)全面推进农村改革。深入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放活土地经营权,发展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开展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回头看”,巩固改革成果。推行“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发展模式,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积极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的开发利用,使全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一户一宅得到基本落实,一户多宅、非法建设得到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