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关于漯河市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2-09-01来源:

  关于漯河市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22年8月31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上

  市发展改革委主任 荣之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2年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关于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持续打好“三链同构”、创新“十大工程”、“三个一批”、“三个五百”、“万人助万企”、深化改革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顶住了超出预期的压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全市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总体向好的态势。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2%、高于计划目标0.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9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1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8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8%、高于计划目标6.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6.3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6位。

  (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疫情防控有力有效。临颍、郾城输入性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指挥体系,四大班子齐上阵,细化流调溯源、核酸检测、医疗救治等措施,两轮疫情均在一个潜伏期内实现圈住封死、捞干扑灭,以最快速度实现全市疫情社会面、隔离点“双清零”。我市隔离人员转运流程作为标准流程在全省推广。复工复产快速有序。在疫情防控最吃紧阶段,采取“封闭+点对点”模式,一企一策、一企一案,解决好企业车辆进出、原材料、用工等难题,分层分类推动骨干企业尽快达产达效、重点企业应复尽复、规上企业快速复工复产。动态调整交通查验措施,迅速恢复运输效率,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纾困政策精准落实。全面落实国家、省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纾困解难促进经济稳定增长45条举措和26条“补丁政策”等一揽子政策,构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1+1+N”政策体系,上半年,累计减免退缓税款26.53亿元、退税进度全省第1,累计减免失业保险费2675.6万元,缓征社会保险费1.76亿元,市级国有企业减免房租215万元,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减免房租1022.52万元。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显著提升。智慧化防控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场所码实现全覆盖并实现“多码融合”,交通卡口无形无感通行积极推进。成功打造“15分钟核酸采样圈”,设置核酸采样点439个,352个便民核酸采样屋投入运行,全市核酸日检测能力达25.34万管。隔离管控能力持续加强,全市现有隔离房间1.11万间,超过标准要求1663间;已建成大型隔离点3个,共设置房间4456间。平急转换机制进一步规范,以立法的形式规范佩戴口罩,严格无接触式经营、常态化消杀等措施,确保应急状态下市场主体正常运营。

  (二)经济运行呈现总体平稳态势。农业生产稳中向好。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居全省第1位。夏粮喜获丰收,全市夏粮总产113.73万吨、增长0.44%,单产514.43公斤、增长0.35%。畜牧业发展稳中有升,全市生猪出栏同比增长11.7%、居全省第3位;肉产量18.94万吨,同比增长10.95%、居全省第3位。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居全省第5位;工业用电量22.2亿千瓦时、占比52.8%,同比增长7.8%。重点行业快速增长,食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8个百分点;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2.1个百分点。重点企业生产形势较好,双汇、卫龙、金大地、际华三五一五、南街村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总产值分别增长9.8%、19.5%、64.8%、164.5%和48.4%。服务业有序恢复。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居全省第3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居全省第8位。邮政快递业较快增长,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8%,居全省8位;全市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居全省第6位。商品房销售总体稳定,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0.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电子商务快速增长,中国(漯河)电子商务产业园实现线上交易额同比增长11.9%,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18.8%;双汇电商实现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7.1%。

  (三)有效投资持续扩大。“三个一批”活动滚动实施。转化后,前五期“签约一批”项目共35个,总投资128.1亿元;“开工一批”项目共81个,总投资657.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0.6亿元;投产项目67个,总投资245.3亿元。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谋划实施了“三个五百”创新引领型重大项目,总投资120亿元的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恒康药业产业园、河南省食品产业科技园、中科新材PBAT绿色新材料产业园、“益生菌+”产业园、正大全产业链项目、川渝食品园区、古川智能食品装备园区、厚疆食品供应链产业园等一批50亿级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双汇第三产业园加快前期工作,近期即将开工。省市重点项目积极推进,上半年,235个市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03.9亿元,占年度投资目标的79.1%,86个省重点项目中,81个市属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34.9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1.05%。项目谋划和政策性资金争取成效显著。抢抓中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深入谋划了重大交通设施、农业农村、与省投资集团合作的城市基础设施、重大水利工程、新基建、新能源、专项债等7组百亿级重大项目,目前共谋划重大项目356个,总投资1250.9亿元。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加大向上对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和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共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项目577个,争取政策性资金131.1亿元。专项债项目数量和项目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共谋划上报专项债券项目300个,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154个,专项债券资金需求189.95亿元,共发行债券六批,项目118个、总投资374.9亿元,发行债券资金89.85亿元。

  (四)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创新“十大工程”,省食品实验室创建加快推进,实验室筹建方案经省科创委研究通过,省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完成改造提升,实验室总部大楼装修完毕。挂牌成立了3家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获批建设1家省级中试基地,培育了1家国家级创新平台,新增国家级众创空间1家和省级大学科技园1家。引进了中国工程院任发政、庞国芳2个院士团队和6个由院士、杰青、中原学者等领衔的高端科研团队。重点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度省营商环境评价得分88.11分,位居全省第5位。全面完成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阶段性工作任务。加快养老投、卫康投、建投、国土投、水投等市属国有公司改革,市属5个投融资公司已完成登记注册。大力推进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研究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并报省委编办审核。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深化与RCEP成员国的经贸合作,成功开行我省首条西部陆海新通道漯河—北部湾港—泰国(林查班)国际班列。成立四个“招强引精”工作专班,上半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60个、投资800.4亿元,其中国内外500强、行业百强、上市公司投资项目2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6个。

  (五)城乡建设提质增效。融入郑州都市圈取得阶段性成效。配合做好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郑漯现代食品产业带、国际食品产业园等多项诉求和项目被纳入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围绕“1个目标、5个定位”,深入谋划融入郑州都市圈的路径和举措,加快编制融入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体系不断完善。许信高速12个控制性节点工程全部完工,完成总量的75%以上。周漯平高速土地组卷工作全部完成,获得国务院批复。开工建设国道107东移新建工程,扎实推进平漯周高铁、周漯平高速前期工作。改造提升漯河港,持续推进沙河漯河至平顶山航运工程建设,完成漯河至周口航道提升改造工程前期工作,推进临港铁路专用线项目用地与规划等前期工作。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雨污分流、人行道畅通、道路建设等重点工程,安排中心城区百城提质项目230余项,年度计划投资150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76.5亿元。63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樟江路、交通南路、太行山南路雨污分流工程完成,大大提升了沙南区域城市排涝能力;交通路沙河桥完工通车。实施“冬病夏治”工程,完成供热管网3.75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48万平方米。市民滨水乐道工程完成181公里,完成总量的60%。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以总分第一名验收成功。乡村建设行动扎实推进。上半年新建、改造农村公路31.63公里,改造危桥6座。完成75处农村老旧供水工程维修养护、受益群众29.95万人。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55万户。

  (六)民生福祉持续增进。重点民生实事顺利推进。全力办好34项省定、市定民生实事,其中,省定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城市窨井设施更换改造和市定“心电一张网”、“全民艺术普及周”4项民生实事已提前完成。就业物价总体平稳。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8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11%。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49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2万人,新增返乡创业人员3885人,全市“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物价基本平稳,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0.6个百分点。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市民之家已完成竣工初验,市美术馆主体已完工,中医治未病项目、市中心医院门诊医技综合大楼项目、市骨科创伤救治中心综合病房楼项目全力推进。全市14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目前已运营116个、运营率81%,45个乡镇敬老院提升改造项目竣工41个、竣工率91%。临颍县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已建成投入运营,舞阳县、郾城区县级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已主体竣工。社会保障持续加强。为全市54.4万人累计发放基本养老金25.9亿元。实施临时救助2303人次,累计发放困难群众补助资金1.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发1000多万元。绿色低碳扎实推进。积极开展经济技术开发区、郾城区新旺化工碳达峰试点创建工作。全市21家重点用能企业实施3年节能降碳改造项目58个,已完工21个。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占比达到53.9%,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14.3%。上半年,优良天数101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46,全省第5,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空气质量保障任务。澧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与全市59个“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100%。灾后重建加快推进。全市78个灾后重建项目,已完工51个。安全底线持续兜牢。组织开展燃气、危化“两个集中治理”、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10多项专项整治行动,共检查企业单位7.8万家次,发现隐患5.5万处,已全部完成整改。75个问题楼盘有效化解,3.6万户群众拿到不动产证或具备办证条件。有序化解投融资平台债务违约风险。全市信访形势稳定,信访受理率、按期办结率、信访部门参评率、群众满意率等多项指标全省领先。

  二、关于年度主要预期指标完成情况

  对照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16项年度预期指标,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粮食产量、单位GDP能耗等7项指标阶段性完成目标任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2项指标进展顺利,GDP、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员劳动生产率、城镇调查失业率、货物进出口总额等7项指标低于预期。

  (一)GDP上半年同比增长4.9%,低于8%的年度预期目标。主要原因:一是二产增长低于预期。3月24日、4月11日临颍、郾城先后出现输入性疫情,工业生产经营一度受到较大冲击,受产业链供应链受阻、市场需求减弱等因素影响,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较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4月、5月、6月当月分别增长6.1%、5.5%、6.8%,上半年二产增加值同比增长5.8%、低于年度预期3.2个百分点。二是三产恢复放缓。疫情多点散发对服务业造成较大制约,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低于年度预期4.1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半年同比增长7.1%,低于9.5%的年度预期目标。主要原因:一是受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疫情影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生产成本保持高位运行,物流成本是正常时期的1.5-2倍,企业利润进一步受到挤压,经营压力加大。二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持续低迷,上半年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分别下降8.8%、0.5%,拖累全市工业经济增长。三是今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呈快速下降趋势,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增长3.6%、-2%,低于去年全年增速22.5、28.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一直呈负增长。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半年同比增长2%,低于9%的年度预期目标。主要原因:受散发疫情反复冲击影响,居民消费能力减弱、消费意愿下降、消费场景受限,升级改善型商品消费和非必需生活消费复苏乏力。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占比41.3%的汽车类商品同比下降0.6%,增速比去年同期降低27.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批发业中,漯河双汇食品销售有限公司、漯河双汇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上半年销售额分别下降33.2%、76.7%,分别下拉全市限额以上批发业销售额14.7、5.8个百分点。

  (四)城镇调查失业率、货物进出口总额等2项指标均不及预期。上半年全市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高于5.5%以内的年度预期目标。上半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21.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5.9%,同比下降29.7%,低于年度“保持平稳增长”的预期目标。

  综合研判,我市发展内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疫情仍然是影响经济稳定运行的最大不确定因素,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还不牢固;消费恢复仍需时日,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下滑,部分工业行业困难较大,市场主体预期转弱,金融、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隐患不容忽视;但随着宏观经济政策发力显效和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全市经济长期向好、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考虑到去年三季度基数相对较低,下半年经济增长具有蓄势提速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抢抓窗口期,冲刺三季度、奋战下半年,踔厉奋发开展工作,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仍有基础和条件。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打算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盯全年目标任务,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神状态奋战三季度、决战下半年,奋力推动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全年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重点抓好以下7个方面工作:

  (一)精准调度、双线嵌合,千方百计稳住经济运行大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运行调度机制,强化重点企业、主要指标的调度,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一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完善月度主要经济指标的监测、研判、调度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对9大行业、32项基础性指标和22个先行指标的监测调度,密切跟踪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运行态势,深入分析、认真研判政策实施效果,及时协调解决经济运行和政策落实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用好周交办平台,加强经济运行工作的周调度,补短板强弱项,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二是全面落实“四保”。加快省“四保”白名单企业(项目)运行调度平台的基础数据录入和信息完善工作,健全“四保”白名单企业(项目)干部包保制度,制定应急状态生产保障预案,推动疫情防控和生产运营双线嵌合、常态长效,做好应急状态下白名单企业(项目)原料采购、物流运输等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企业正常生产、项目正常建设。三是强化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全面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等各项工作,减轻企业负担。动态完善“政策计算器”,及时精准推送,让企业应享尽享。常态化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一企一策帮扶企业。持续发挥好市、县区两级四个周例会的作用,及时解决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四是抓好生产要素保障。统筹做好煤电油气运热等要素保障,做好高峰时段电力、热力保供工作,保障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需要。加大对电力设施、油气管道、供热管网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确保能源形势安全稳定。

  (二)扩大投资、促进消费,巩固扩大经济运行好的态势。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性作用和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货币政策的机遇,扩大有效投资,激发消费潜力,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注入强劲动力。一是加强上级政策性资金项目争取。抢抓国家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3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债券机遇,组织城投、发投、国投等市属平台公司深入谋划项目,加快前期工作进度,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二是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深入实施“三个五百”项目,细化推进台账,梳理下半年拟签约、开工的项目,加大推进力度,推动项目早签约、快开工,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加大双汇第三工业园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力争9月底前开工建设。加快优德中大大健康产业园、建福科技手机精密零部件项目土地报批等前期工作进度。抓好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开展动态调整,确保超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组织开展全市重点项目观摩活动。推行“容缺办理”“联审联批”“即收即办”,加快前期工作进度,推动项目早开工。做好重点项目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工作。三是抓细“三个一批”活动。聚焦项目开工、主体完工、投产运营等关键节点,建立台账、挂图作战,加快推进项目进度。紧盯“三率”等重点指标,提高战略性新兴项目占比,力争综合评价走在全省前列。精心筹备好第六期、第七期“三个一批”活动。四是稳定房地产市场。强化房地产市场供需双向调控,加强房地产市场纾困政策宣传,提高市场主体、购房群众的政策知晓率,提振供需两端市场信心。建立多部门信息收集、分析研判、风险化解、督办通报等机制,按照“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原则,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棚改项目建设和棚改续建项目回迁安置,出台人才公寓建设实施方案,完成省定、市定保障房目标任务。五是着力提振消费。扎实组织开展消费券促消费活动,进一步刺激消费,活跃消费市场。引导商超不断开展常态化促销活动。加快电商等新消费发展。支持更多优势行业企业“上网触电”,大力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着力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推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行业加快恢复。推动物流业提质发展,研究出台物流业扶持政策,抓好物流企业入规纳统,力争新增物流企业“个转小”100户、“小升规”50家、培育龙头企业20家,招引10个以上世界500强、国内行业100强、上市公司等知名物流企业在我市建设基地型、龙头型、专业化特色物流项目、产业链物流项目、税源型物流项目。积极推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申报工作。加快检验检测园区建设。抓好98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

  (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加快创新之城建设。实施创新“十大工程”,以科技创新助力主导产业迭代升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一是加强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省食品实验室,加快设备安装调试,争取早日挂牌运营;组建河南省食品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推进实体化运作,鼓励金大地、双汇、卫龙等重点企业参与实验室建设;谋划研究生院建设,引导创新团队项目入驻。推进创新平台扩量提质,力争全年新建各类创新平台3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70%以上。二是加快培育创新主体。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力争全年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继续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和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工作力度,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完成37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96%以上,赶上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全力构建创新生态。落实“百千万”人才引进政策,培育引进敢为人先、富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链。深化“科技贷”、科技创新券制度,拓宽科技金融多元供给的资金链。聚焦工业设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中试基地等,培育一批新型服务机构,构建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服务链。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评价体系。四是扎实推动双碳工作。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有序推动“双碳”工作,加快完善我市碳达峰“1+N”政策体系;积极组织开展碳达峰试点创建活动;积极争取能源要素指标单列,确保完成能耗下降省定目标时序进度。

  (四)转型升级、数字赋能,加快现代化食品名城建设。聚焦“1+8+N”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努力在新赛道上起跑领跑,在新领域里发力抢滩。一是完善食品产业生态。打通以双汇为骨干的食品全产业链条,争创“五基地五中心”,培育预制菜、植物蛋白肉、细胞培养肉、“益生菌+”、新一代代糖产品等新兴和未来食品产业。抓好重点企业倍增工程,加快35家倍增工程企业项目建设。推进农食融合发展,加快“食尚年华 花开田园”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深入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二是推动数字赋能。持续实施“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专项行动,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强化5G与食品、智能制造等产业融合应用,力争全市应用场景试点示范项目突破30个。加快沙澧智慧岛建设,培育数字产业。加快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新增一批智能化示范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三是抓好专业园区建设。加快20个专业园区建设,组织好年度观摩,评选公布一批预备园区、正式园区。开展创新型示范园区创建,按照九项标准,加快改造提升。四是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优化开发区空间布局,稳妥推进开发区四至边界划定,争取年底前确定边界范围。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推动各县区编制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并同步开展规划环评。

  (五)主动融入、提质增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抢抓融入郑州都市圈机遇,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打造精致精美的宜居宜业宜游之城。一是对接融入郑州都市圈。围绕“1个目标、5个定位”,深入谋划融合发展的路径和举措,编制我市融入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统筹好市域的空间结构、功能定位、要素配置,加快编制市域一体化规划。围绕交通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公共服务、生态保护、能源设施、水利设施等重点领域,深入谋划项目,加强向上对接,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都市圈专项规划。二是推动中心城区内涵式发展。扎实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抓好中心城区老旧小区改造、雨污分流、人行道畅通、道路建设等4类230个百城提质项目建设,争取完成全年投资150亿元以上。推进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加快许信高速、国道107东移、沙河漯河至平顶山航运工程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平漯周高铁,积极推进周漯平高速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供暖供热工程,新增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加快城镇燃气管道设施更新。巩固创文创卫成果,加强数字政府、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三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漯颍一体化,深入谋划郑漯现代食品产业带建设,沿107国道布局重大食品产业项目,促进漯颍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漯舞一体化,开展漯舞快速路的研究论证等前期工作。四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十百千”建设工程,打造一批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加快农业全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一批“链主”龙头企业。坚持“链园一体”发展,抓好临颍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舞阳县北舞渡镇农业产业强镇、三剑客奶业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建设。高标准承办中国农民丰收节河南主会场活动。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宽领域开放,为发展激活力、蓄势能。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稳步推进行政机构重塑性改革试点,完成市直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组建,扎实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围绕人和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市县区一体化,探索“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实行重大项目预审批,继续压缩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深化信用漯河建设,争创全国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市。三是提升开放水平。常态化开行漯河至RCEP国际班列。加强与中豫国际港务集团合作,积极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申报工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全年新签约超亿元项目230个以上、投资总额超800亿元,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突破400亿元。

  (七)保障民生、守牢底线,加快幸福之城建设。坚持人民至上理念,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用心办好省市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幸福感更强。一是稳定就业。加大对就业困难对象等重点群体的帮扶力度。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持续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力度,支持大众创业。二是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全力支持漯河医专、漯河食品职业学院升本。加快推动健康漯河建设,继续推动医疗服务试点工作,加快完成胸痛中心、胸痛救治单元达标建设,推进智慧医院建设。织密社会保障网,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建立儿童福利与关爱保护体系。三是守牢安全底线。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抓好问题楼盘、金融、政府债务、信访等领域的风险防范化解。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