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关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2-09-01来源:

  关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2年8月31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上

  市科技局局长 效国强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全面聚焦创新之城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聚焦战略布局,全面加强顶层设计

  坚持高位推进,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主任的漯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组建了“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指挥部,成立了中原食品实验室、全社会研发投入、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创新生态评价工作专班,坚持“清单制”“台账式”管理,形成了通力配合、齐抓共管、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高质量编制了《漯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人才团队引育、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1+N”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聚焦“项目为王”,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1.高标准建设中原食品实验室。建设河南省实验室,是省委省政府围绕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推进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市政府以打造全国有影响的创新之城为目标,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原食品实验室。目前,《中原食品实验室筹建方案》已经省科创委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拟于9月底前挂牌运营;实验室大楼内部装修基本完成。首期投资5000万元仪器设备已基本到位,计划 9月5日前安装调试到位。人才公寓主体工程9月底前完工,12月底满足入驻条件。8名院士领衔,13名国家杰青、长江学者领队,70名博导硕导科研骨干和300名研究生组成的10个科研团队将于9月中旬分批入驻实验室。高标准规划设计食品科创园区,将漯河食品职业学院以西的3000亩土地纳入科技园区规划,拟于9月10日前开工建设。

  2.全面提升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建设水平。认真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在漯河调研时提出的“全面提升食品加工中试基地建设水平”的指示精神,新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肉制品、发酵饮料、奶制品等生产线6条,优化改造原有10条生产线;应用了5G超高清视频场景,引进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功能食品、健康食品、特医食品等8个一流研发团队;16条中试生产线面向全省食品企业发布了服务清单,先后为省内外196家食品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357次,中试服务产品上市294个,实现技术服务收入2.98亿元,直接增加企业销售收入113.5亿元。

  3.加快建设创新型示范园区。在全市范围内选定了8个园区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批以科技创新为主要特色的“精品园”“示范园”,来承载创新链的“落地”、成长。通过完善创新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汇聚、形象展示、线上线下交易、生产性服务业配套等功能,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平台链式入驻园区。目前,双汇第一工业园、迪信通5G智能制造产业园、卫龙三期等创新型示范园区已初见形象。

  (三)聚焦创新源头,不断增强科技供给能力

  1.培育创新主体激发内生力。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行动、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市县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预审机制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2021年,全市培育省创新龙头企业2家;省 “瞪羚”企业4家,实现了我市省级创新龙头企业和“瞪羚”企业零突破;高新技术企业278家(国家级127家,市级151家),自2020年以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年递增30%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1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公示入库340家,较去年全年增长50.4%;至2022年6月,现存有效发明专利701件,同比增长2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6件,同比增长22.3%。

  2.搭建创新平台增强承载力。抢抓河南省实验室体系重塑机遇,积极构建以中原食品实验室为重点,以8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8家中试基地、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8个技术创新联合体为主体,以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先进适用的创新平台为基础,着力打造“1+4×8+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创新平台325个(国家级5个、省级128个、市级192个);全市预报有研发投入的企业595家,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89.3%,在全省处于较高位次。

  3.实施创新项目提升竞争力。聚焦全市主导产业,切实做好重大科技项目筛选储备,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盘子。已累计获中央专项支持8项1020万元;获省级重大专项5项,支持资金1600万元;帮助293余家企业争取省级研发补助4526.34万元;立项市级重大科技创新专项22项,支持资金1400万元;今年已申报备案研发投入项目2035项,计划投入46.11亿元,前8个月已预报全社会研发投入30.56亿元,占全年目标82.6%。

  4.引育创新人才夯实支撑力。实施创新人才引育工程,以实施“百千万”人才计划为统揽,完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体系,与中国农业大学任发政院士签订了合作协议;引进了中国工程院任发政、庞国芳2个院士团队和13个由院士、杰青、中原学者等领衔的高端科研团队;与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合作,引进由院士、长江学者、中原学者领衔的食品领域的科研团队18个189人;引进“百优计划”人才13人、“双千计划”人才1320人、“万人计划”人才744人、高级职称人才85人。目前,全市已建成博士后流动工作站4家,创新型科技团队76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71项。

  (四)聚焦转移转化,加速发力创新成果应用

  持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市场化运作、政产学研金服相结合的区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积极打造全省领先的科研成果转化中心。一是培育支持龙头企业、高校院所共建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平台,推动中试基地平台共享、共用,提升科技成果成熟度,完成科技成果从科研单位到企业的“无缝”转化。目前已建成2家省级中试基地,占全省1/10;布局建设了6家市级中试基地。二是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新增6个合同登记机构,实现县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全覆盖。组建了我市首批240人技术经纪人队伍。在去年技术合同登记额增长13倍的基础上,今年前8个月,全市技术合同登记额已达289项11.42亿元,超额完成省定全年目标。

  (五)聚焦聚焦机制创新,科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1.构建创新生态评价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创新生态评价办法,涵盖5大类、23项具体指标,每月对各县区(功能区)、市直有关部门创新驱动发展工作进行评价,积极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我市营商环境“创新创业活跃度”指标连续两年位列全省第四名,是连续两年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唯一指标。

  2.创新财政科研经费支持方式和管理模式。建立与科研规律相适应的财政科技投入稳增长机制,2021年全市科技支出8.99亿元,增长37.6%,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4.0%,居全省第五位。今年上半年,全市科技支出5.77亿元,增长24.7%,占支出的比重为4.3%;设立3000万元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探索实行“揭榜挂帅”制度,激发创新活力。目前,我市已签约省级“揭榜挂帅”专项1项,市级“揭榜挂帅”项目4项;今年又启动了第二批“揭榜挂帅”项目,已发布项目31项。

  3.创新融合科技金融。大力实施“科技贷”,与邮储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谋划设立5000万元的市级风险补偿金,累计帮助31家企业争取贷款1.51亿元;积极动员63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科技创新再贷款21亿元;设立了科技创新券制度,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5258.72万元,已对24个项目补助460.94万元;持续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上半年共帮助12家企业完成贷款1.056亿元,帮助企业数量全省第三。

  (六)聚焦开放创新,科技合作交流扎实推进

  先后与清华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累计对接各类科技需求180多项,组建了朱蓓薇院士专家工作室,建成了有140名专家入驻的人才资源库、450项企业技术需求进入的技术难题库、有800多项成熟技术的技术成果库。

  二、存在问题

  对照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我市还有一些亟待补齐的短板弱项。一是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偏弱,创新平台和产业生态圈的打造还不相称,产业发展还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二是科技型企业数量和规模不够强大,特别是缺乏大体量的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上市企业。三是高能级创新平台不多,全市规上工业企业666家,有189家没有研发机构,国家级研发机构仅2家,省级仅70家,占全省2%左右。四是高层次人才匮乏,企业科研人员占比偏低,我市没有本科院校,对研发人才的支撑不够。

  三、下步工作措施

  概括的讲,我市的科技工作将瞄准创新之城这个目标,突出“一个重点”,注重“三个持续”,确保创新之城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地、见到实效。

  突出“一个重点”:即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中原食品实验室建设。一是倒排工期,加快实验室内部装修、设备安装、人才公寓及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力争9月份挂牌并进入实体化运作。二是保障建设资金需求,加快推进河南食品科创园建设,力争9月初进场施工。三是持续提升中试基地水平,进一步理顺运营管理机制、中试成果产出利益分配机制,开展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建立食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基地,把创新成果变成工艺流程,尽快实现工业化、产业化。

  注重“三个持续”:一是持续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坚持“抓大不放小”,分层分档建立企业指导库,做大存量挖潜增量;紧盯已入库的2110项研发投入项目,确保快速启动实施;强化行业部门管理,加大高校、医院、科研机构研发投入;严格按照研发投入核定要求做好归集入统,实现应统尽统、规范入统,确保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37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96%,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二是持续增强创新主体和平台整体实力。强化分类施策和靶向服务,加快培育创新龙头企业、产业链领航企业,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队,力争今年新培育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加速布局创新平台,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确保今年新建各类创新平台35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三是持续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推动政产学研用主体贯通,人才、金融、土地、数据要素汇聚。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构建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企业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系统完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政策链。落实“百千万”人才引进政策,培育引进敢为人先、富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链。深化“科技贷”、科技创新券制度,拓宽科技金融多元供给的资金链。聚焦工业设计、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中试基地等,培育一批新型服务机构,构建专业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的服务链。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评价体系,通过考核评价,激发全市上下创新热情。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听取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体现了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必将有力推动我市科技事业发展。我们将认真研究和落实市人大的意见和建议,总结经验、正视差距,积极作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实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