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关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时间:2022-09-01来源:

  关于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

  ——2022年8月31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九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22年度工作安排,8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耀军带领视察组,对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专项视察。

  视察组先后深入郾城区、召陵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临颍县等地,实地察看了中原食品实验室、食品加工中试基地、食品科创园、微康生物、卫龙生物、中颍科技、中大恒源等科技研发平台、创新型示范园区和工业企业,详细了解了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情况;听取了市科技局、市委人才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局等部门科技创新工作情况汇报,并进行了座谈交流。针对当前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视察组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平台培育,深化科技合作,激发创新活力,着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积极推动创新之城建设,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顶层设计更加完善。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政府市长担任主任的漯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适时召开专题会议,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建立了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指挥部和重大项目工作专班,推动落实创新“八项行动”“十大工程”;编制了漯河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漯河市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工作方案》《关于实施“百千万”人才计划助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关于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农业科技推广、科技成果转移、研发投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逐步形成“1+N”政策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二)创新支撑更加有力。不断推进创新平台载体建设。高标准筹建中原食品实验室,挂牌成立食品产业、冷链物流、机械包装等3家产业技术研究院,建成各类创新平台325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128个、市级192个),培育了2个省级和6个市级中试基地,建成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众创空间、10家省级星创天地、7家农业科技园区和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持续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强化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工程,累计培育省创新龙头企业2家,省“瞪羚”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278家;2022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公示入库340家,较去年全年增长50.4%。

  (三)创新生态更加优化。积极构建创新评价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漯河市创新生态评价办法》,积极构建企业链、政策链、人才链、资金链、服务链共生耦合的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聚焦全市主导产业,做好重大科技项目筛选储备。已累计获中央专项支持8项1020万元,获省级重大专项支持5项1600万元,帮助293家企业争取省级研发补助4526.34万元。持续提升金融创新服务能力。大力推行“科技贷”,分别与邮政储蓄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相继帮助31家企业争取贷款1.51亿元;设立科技创新券制度,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5000多万元。有效释放税收政策红利。认真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2021年度分别减免税款2.27亿元、2.55亿元。

  (四)合作交流更加广泛。依托中原食品实验室,引进中国工程院任发政、庞国芳2个院士团队和13个由院士、杰出青年、中原学者等领衔的高端科研团队;持续深化与清华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对接交流,推进高校科研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与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等6所院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进食品领域科研团队18个189人;依托漯河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研发平台,组建了朱蓓薇院士专家工作室,建成了有140名专家入驻的人才资源库、450项企业技术需求进入的技术难题库和800多项成熟技术的技术成果库;建成博士后流动工作站4家,创新型科技团队76个;累计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奖71项。

  二、科技创新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之城建设是一项艰巨繁重的系统任务。从视察情况看,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漯河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厚。部分单位没有真正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思想观念、创新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漯河的新要求;部分企业对科技创新不够重视,自主创新意愿不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其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不成正比;科技创新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尊重知识、崇尚创造的创新氛围尚未形成。

  (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有待加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占比不足全省2%;12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大型企业(年营收2亿元以上)仅有17家,很难支撑并带动相关产业及延伸产业链的发展和提高。企业研发平台数量不多,全市666家规上工业企业中,设有独立研发机构的只有133家,占比不足20%,不能满足企业创新发展的需要。

  (三)科技创新服务能力亟待提升。部分科技创新政策宣传不到位,有些政策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一些企业、科技人员对创新政策了解不多不透,科技创新活力没有得到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科技领军型人才匮乏,后备人才不足。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较低,2020年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14%,低于全省1.64%的平均水平,与2022年省定1.96%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三、加快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要深刻认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切实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在现代化漯河建设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市委、市政府作出的科技创新战略决策部署,以创新理念推动创新发展,增强城市竞争力,加快创新之城建设;要引导全社会增强创新意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科技创新积极性;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科学、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

  (二)进一步壮大科技创新主体

  明确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我市中国食品名城的品牌优势,提升科技创新对主导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整合创新资源,建立完善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推动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二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完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实现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三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注重发挥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三)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积极探索资源高效配置模式,强化科技、教育、财政、税收、人才、金融等政策协同,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叠加效应。一要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政策。加强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培训,引导企业用足用好、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加大国家、省、市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力度,厚植科技创新沃土;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和资金支持,赋能我市高质量发展。二要持续强化科技投入。进一步优化财政科技资源配置,建立并完善以政府财政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三要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机制,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