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代表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2-10-20来源: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代表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2022年10月18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上

  市政府秘书长 徐光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市七届人大八次会议代表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总体办理情况

  2022年,市七届人大八次会议共交办人大代表建议216件,其中重点建议6件。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市政府及各部门坚决克服经济下行和疫情不利影响,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有效解决了一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有力推动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营商环境优化、城乡协调发展等工作落地落实,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216件建议已按要求答复完毕,其中,114件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占52.8%;94件已列入规划正在解决,占43.5%;因条件限制需以后解决或留作参考8件,占3.7%。共收到市人大代表反馈意见表183份,均为“满意”或“基本满意”。办理过程中,主要做了五个方面工作:

  (一)扎实部署,统筹推进。市政府坚持把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市长秦保强同志要求把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作为政府自觉接受监督和依法行政的重要方式,强化过程督办,加快问题解决,切实提高办理质效。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定期调度建议办理工作,及时解决建议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健全机制,规范办理。积极构建市人大监督指导、市政府牵头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责任单位具体承办的四位一体办理格局。印发《关于认真做好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建立完善代表建议审核交办、责任分工、会商答复、联系沟通、视察督办、核查评价、重点建议办理等一系列工作机制,以此保障办理工作质量。

  (三)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逐件制定重点建议办理方案,建立分管副市长牵头领办、各有关部门具体承办的重点建议办理工作制度。召开2022年市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办理工作四方协商推进会,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共同研究会商最佳办理方案。根据会商情况,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2022年重点建议办理工作的通知》,督促各承办单位对建议办理工作进行“回头看”,深入回顾总结,全面改进提升,巩固深化既有成果,提高办理工作水平。

  (四)强化沟通,协同配合。各承办单位按照“办前沟通、办中对接、办后反馈”的要求,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沟通联络,坚持多年办理实践中形成的上门走访、座谈协商、现场视察、线上交流等好的工作方式,了解代表真实意图,虚心听取代表意见。主协办单位之间、单位内部机构之间也注重协调配合,探索完善协同配合、内部督办、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提高办理工作的针对性和代表的满意度。

  (五)强化督导,提高质效。把建议办理工作纳入漯河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制定《2022年市政府系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工作台账》,实行台账式交办、动态化管理、全过程监督,及时通报反馈各承办单位的办理进度、工作成效等。凡办理过程和结果人大代表反馈为“不满意”的,即时责成承办单位查找问题、限期整改,二次办理代表仍反馈“不满意”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将其作为年底综合绩效考评扣分因素。截止目前,已组织督导活动42次。

  二、重点建议办理情况

  (一)李静等4位代表提出的关于重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激活我市经济新增长点的建议。一是凝聚工作合力。成立招强引精指挥部和“专精特新”企业工作专班,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纳入目标考核,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出台《漯河市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漯河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方案》等文件,对首次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建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动态培育库,分行业梳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链发展图谱,对308家优质中小企业实施梯度培育。二是坚持项目为王。在动态调整完善总投资2.2万亿“十四五”重大项目储备库的基础上,谋划实施以“三个五百”为标志的创新引领型重大项目,包括5个100亿元以上项目、14个50亿元以上项目和112个5亿元以上项目。目前,5个百亿级项目全部签约,其中双汇第三工业园、优德中大大健康产业园、金大地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金大地盐化工创新升级等4个项目已开工建设。50亿级和5亿级项目分别开工11个、66个。三是提升服务效能。开发“政策计算器”,汇集各级各部门惠企政策2900条,注册企业1468家。累计召开服务企业周例会153次,研究解决问题560个。通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对62家“专精特新”培育企业实施“一对一”诊断服务。四是强化人才支撑。邀请省知名专家对我市6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政策培训,共开展企业上市、专利布局与挖掘、创新体系建设等系列培训19期,培训1236人次。

  (二)詹耀轩等3位代表提出的关于高质量推进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工作的建议。坚持把“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作为重大民生,积极推动全市职业教育、技能培训高质量发展,已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5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10.05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3.57万人。在全省一季度、上半年稳就业暨“技能河南”建设推进会上,我市2次作典型发言。一是高起点谋划。出台《漯河市高质量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方案》,将“技能河南”建设列入2022年民生实事,纳入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在全省率先与省人社厅签订《共同推进漯河“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框架协议》,建设“技能河南”先行区。出台《“漯河食品”人力资源品牌创建工作方案》,“漯河食品”人力资源品牌宣传视频全国推送,力争到2025年全市20万名食品从业人员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二是高标准推进。出台《漯河市大专学历及技能人才购房补贴发放办法》,在漯稳定就业的技能人员可申请每人1万元购房补贴。引导帮助企业建立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和薪酬分配体系,际华三五一五公司制订的《公司员工薪酬系数管理规定》被评选为典型案例全省推广。出台《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实施办法(试行)》,我市在河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金牌2块、银牌2块、优胜奖21个,金牌数量全省第4,荣获“优秀组织奖”。印发《“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方案》,全市已备案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244家,备案比例全省第1,全市中高等职业院校自主评价中心实现全覆盖。持续开展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2021年评选市级技能(非遗)大师工作室25家,发放奖补资金222万元。三是高质量落实。积极申报全民技能振兴项目,获批省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2022年省级全民技能振兴项目5个,争取省级奖补资金910万元。建立对接需求、整合资源、校企合作的“三管齐下”培训模式,深入卫龙、豪峰等600余家企业,依托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开展靶向培训。全市企业职工通过企业自主评价取证5.45万人,占新增持证人员的54%。

  (三)徐磊等10位代表提出的关于有效解决市区主干道“梗阻”的建议。一是联通城区路网体系。2022年计划新建改造道路45条,目前28条道路已完工通车,11条道路正在收尾,6条道路已完成80%以上;计划打造市民休闲乐道300公里,目前已完成327公里。二是畅通交通微循环。升级改造市区主要交通路口,对32个道路交叉口进行了渠化改造、9个存在导向车道设置问题的路口进行了调整。优化了嵩山路沙河桥、人民路澧河桥等桥梁周边道路交通环境,规范了漯河小学等“六大周边”以及市区19所大型医院周边交通秩序。三是优化道路交通组织。精细设置导向车道,调整62个路口提前掉头设置;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调试建设淞江路、黄河路等道路交通信号灯绿波带,优化市区29个重点路口红绿灯配时,升级交通信号控制平台,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四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科学制定停车泊位施划实施方案,围绕37条主要道路和六大周边施划停车泊位5116个。建立城市综合执法智慧调度平台,基本实现发现问题5分钟到现场、10分钟快速处置。深化柔性执法,推行“首违不罚”“十分钟温馨执法”“非接触性执法”,严格落实“日巡查”制度,实现全年无空档管理。

  (四)王月妹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管护力度的建议。一是注重规划引领。截至2021年底,我市累计投资22.76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201.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4%,亩均增产粮食75公斤。2022年投资3.42亿元的22万亩高标准农田已于5月初全面开工,目前整体工程进度87%,居全省第一位。编制《2021—203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全市规划新建高标准农田61万亩,提升改造74万亩。二是提升建管水平。将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经费列入市、县政府年度财政预算,今年以来各县区已落实管护经费718万元,市财政已下达各县区100万元农田设施管护奖补资金和480万元农田水利建设奖补资金。投入资金8382.3万元排查整改机井等农田水利设施,共排查机井3.6万多眼,整治维修1.4万多眼,问题机井基本得到修复。2022年全市夏粮种植面积221.08万亩,平均单产514.43公斤、增幅0.35%,总产113.73万吨、增幅0.44%。三是发挥最大效益。利用广播、电视、手机平台等多种渠道,宣传高标准农田建设政策,广泛发动,逐村动员,为项目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进一步推行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等投向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组织、农民群众建设主体、受益主体和管护主体的作用,确保高标准农田建得好、管得好、效益好。

  另外,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未测评的重点建议有两项:一是李益民等10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建立漯河市金融大数据平台的建议。目前,市金融服务大数据平台已上线运行,具备线上普惠金融服务功能,为企业信贷提供全流程服务。平台已入驻17家银行类金融机构,上线发布“永续贷”“科技贷”“创业贷”等60余项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累计注册企业用户2000多户,为562家中小微企业累计提供融资超15亿元。常态化开展线上银企对接,企业提交融资申请95笔,获得银行授信1.03亿元、银行对32家企业放款8544.9万元。创新开发“中标贷”等特色功能,累计为企业授信放贷39笔,总额1.34亿元。汇聚企业信用类数据,整合社保、公积金、纳税等1500万余条数据,实现对企业360度画像、信用评分等功能,已累计为金融机构推送537份企业信用报告。二是王海蛟等3位代表提出的关于成立漯河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的建议。印发《组建漯河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组建的基本原则、集团架构、保障措施、操作步骤、工作要求等。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漯河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机构编制方案》。

  三、其他建议办理情况

  在办好重点建议的同时,市政府认真分析归纳代表提出的其他建议和意见,特别是抓好代表和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各类民生问题办理。如杨志有等代表提出的关于老旧小区改造方面的建议。2022年,我市继续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入民生实事,计划改造老旧小区63个,惠及居民6891户。坚持“三问于民”,改造前至少两次征求群众对改造方案的意见建议;改造中与小区党小组或业委会协商确定违建拆除、施工方案和工期;改造后建立小区业主自治、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等长效机制,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管理水平等实现质的提升。目前,63个改造项目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扫尾。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市政府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个别承办单位办理针对性不够强、办理程序不够规范、落实措施不够具体、跟踪问效不够及时等问题。下一步,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台账推进,提升办理质效,办好每项建议,以实际行动、最佳效果回应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