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博体育

图片

关于贯彻落实《漯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市教育局等12个部门工作评议的建议》情况的报告

时间:2022-10-20来源:

  关于贯彻落实《漯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市教育局等12个部门工作评议的建议》情况的报告

  ——2022年10月18日在漯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上

  市政府副市长 周 剑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贯彻落实《漯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市教育局等12个部门工作评议的建议》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根据《漯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市教育局等12个部门工作评议的建议》(漯人常〔2021〕42号)文件精神,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作出批示,要求涉评部门抓好整改。今年以来,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连续克服两轮疫情冲击,实现首季“开门红”,上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前九个月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第一方阵。同时,市教育局等12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工作责任,着力推动问题整改和“十二条”建议落地见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一是健全体系,加强执法,完善服务。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及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专班,出台监管执法制度和“十严禁”公告,修订《服务合同》,先后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27次,出动人员3000余人次,检查2500多家,查处81家,下发执法通报20期,相关做法被教育部、省教育厅和省市媒体多次刊登。全市459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课后服务活动,受益学生30余万名;筛选13家配餐公司为全市152所学校(含幼儿园)实施配餐服务,受益学生10万人。二是加强思政教育,推动五育并举。成立11个名班主任工作室,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德育骨干、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网络培训示范班学习培训,开展思政课教学技能“大练兵、大比武、大展示”、思政建设论坛、思政示范基地评选等10余项活动,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改革”被列入省厅2022年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拔付专项资金3万元。三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城镇学校扩容建设为重点,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办学条件差距,组建40个教育集团,郾城区荣获“全国优质教育均衡先行区”称号。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郾城区6所中小学校的典型案例上报国家教育部拟加以推广。临颍县作为教师轮岗交流改革试点县跨校交流教师303人,其他县区的“县管校聘”工作有序推进,教师交流机制基本形成。

  二、巩固全市民族团结宗教和谐大局方面。一是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发挥召陵区、八一路社区等国家级、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带动作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活动,培育更多看有载体、学有内容的民族团结示范样板。我市“以结对促发展 以发展促振兴”工作做法在全省民族工作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二是进一步加强清真食品管理工作。严把牌证申领关,落实牌证发放实地查看制度,对违规行为责任倒查。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专项检查,全面净化清真食品生产经营环境。三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持续深化宗教活动场所“国旗、宪法和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四进”活动,做到政治上自觉认同、社会上自觉适应、文化上自觉融合。在全市挂牌建立5个宗教界人士中华文化教育基地,不断提升中国化讲经讲道能力,评选出优秀传道员51名,优秀讲章讲义60篇。四是强化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实效。组织普法宣传队,在全市各学校、人流密集场所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集中巡回宣传教育活动;以“快乐星期天”活动为载体,组织“红色文艺轻骑兵”青年志愿者开展送文艺下乡活动;在显要位置张贴、发放《如何区分非法宗教活动》等5个《告知书》近17万份。

  三、推动民生发展高质量方面。一是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市县乡三级分别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双指挥长的养老服务体系指挥部,制定《漯河市“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和康养产业发展规划》,出台《漯河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方案》《漯河市医疗健康与养老服务结合实施办法》,在全市布局建设1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0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5个乡镇敬老院提升改造和1199个农村幸福院,推进全市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二是深化殡葬改革。不断完善乡镇公益性公墓基础设施建设,为全市45个乡镇示范性公益公墓制作公示牌,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加大对殡葬市场非法营销行为的联合督查执法力度。出台《关于在全市各村(居)建立健全“一约四会”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通知》,将殡葬改革纳入村规民约。三是积极宣传民政福利政策。围绕群众关心的福利救助、低保、居家养老等政策,通过市级主流媒体、报纸、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进行宣传和解读。切实履行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治责任,确保困难群众入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四、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方面。一是建立健全机制。出台《漯河市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漯河市农村公路“路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养护、建设、管理、运营工作任务及目标,构建“总路长+三级路长”管理运行体制。二是开展示范创建活动。深化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创建工作,省厅验收组对我市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创建成功率位居全省第一梯队。三是强化体制创新。进一步压实县区政府“建管养运”主体责任,着力解决重建轻养、资金不足、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和农村公路路网提档升级。四是实施民生工程。10月底前全部完成省定农村公路30公里建设任务、市定100公里提升任务和10座危桥改造、80公里安防工程。提前半年完成省交通运输厅下达的23项7.20洪灾恢复重建任务。五是强化合力增效。建立公路路政和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协作配合机制,加强农村公路超限超载治理;实施“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全市两县三区1268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客车。六是强化督导考核。将“四好农村路”创建纳入政府年度目标管理,不定期开展检查评比、观摩交流、通报排名,全市农村公路中等路比例达85%以上,远超全省平均水平。

  五、持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方面。一是推进公有产权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印发《关于加强村卫生室建设和运行管理的通知》,将村卫生室“民转公”纳入全市基层卫生、乡村振兴工作总体规划,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对新建、改扩建房源村卫生室的规划布局、基础设施、设备配置水平等进行现场指导,全市已建成公有产权村卫生室880所,年底可完成省定目标。二是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在岗乡村医生培训,实施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政策,提供乡村医生岗位56个。推动落实村卫生室多渠道补偿政策和基本运行经费补助,将村卫生室基本公卫补助经费提高到50%。目前全市1998名乡村医生通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系统享受到养老生活补助。三是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出台《漯河市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养、医改“五医联动”改革。建成市县乡村四级远程心电、影像和就诊系统,实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通卡就医”便民服务全覆盖,省委改革办督导组对我市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给予充分肯定。扎实推进省定市定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已开通普通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56家。组建卫康医疗产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助力医院化债减负。四是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组建近500人的健康科普专家库,利用电视、报纸、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宣传健康知识,“健康漯河”微信公众号粉丝达25万。做好健康教育监测评价工作,全市健康素养水平达26.6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

  六、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方面。一是充分发挥基层服务保障机构功能。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按照“五有”要求,累计建设实体性服务保障机构1479个,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开展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示范创建和星级评定工作,县乡两级示范站创建比例达100%。推广“五真”关爱工作法,累计在38个服务对象300人以上的社区站点挂牌成立“五朵金花”工作室。以临颍县为试点,完善“四调两服务”工作室建设,累计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1579次。二是强化技能培训,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将退役军人培训工作与“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相结合,先后开办6期专业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退役军人520人次,新增技能人才352人,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居全省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单项工作第一方阵。创新建立“两库一平台”,入库企业171家、入库退役军人3564名,“点对点推送”优质岗位信息69507次。印发《关于做好全市退役军人创业担保贷款工作的通知》,累计为退役军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55万元。三是加强舆情监测,畅通救助渠道。拓宽退役军人思政工作信息平台功能,推广线上“漯河老兵在线”小程序,实现服务对象线上点单、服务诉求系统推送、服务结果在线汇总。全力推动“放管服”改革,下放公共服务事项124项。加强退役军人领域舆情监管,发挥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探头”作用,优化全系统“网评员”队伍建设,将苗头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止目前我市保持进京零登记,公安部预警情报线索、网上煽动响应发声信息数量居全省末位;累计为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资金8863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3929万元。

  七、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方面。一是强化应急指挥体系。出台《防汛指挥部工作规则》,健全“1+3+N”防汛工作机制,设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指挥长制”的市防汛指挥部,下设河道防汛、城市内涝防汛、农田排涝及农村防汛3个分指挥部和防汛指挥调度、应急抢险救援等12个工作专班(均由1名市领导协调调度),实行ABC调度指挥和应急值守,确保应急指挥体系高效运转。累计投入1371万元建设市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购置对讲机100部、卫星电话10部,打造“空、天、地”三位一体应急指挥通信网。二是注重高效宣传联动。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开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跟着总书记学安全》宣传专栏,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和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五进”活动,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万余份,制作应急科普宣传短视频200余部,刊发各类宣传报道2000余篇次,有效增强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和风险防范应急能力。三是壮大应急救援力量。建立消防救援、专业救援和社会救援力量联勤协作机制,组建21名防汛专家、49名应急救援专家、38名安全生产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建立市县乡村四级骨干应急救援队伍,购置X波段天气雷达、声学多普勒流速仪、排水机器人等一大批先进应急救援设备。

  八、持续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方面。一是推动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市政府组建工作专班,推动改制企业清产核资,目前全市已完成国有粮食企业资产审计评估和3家空壳公司注销、4家公司国有股权退出、2家公司破产清算工作,6月份漯河在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8月份漯河市粮食企业集团正式组建。二是扛牢保障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强化党政同责,将粮食安全责任制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目标考评指标体系,为加快构建全链条粮油质量安全保障协同联动机制夯实了基础。三是深化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支持联合体争取省级财政补助资金1475万元。落实市政府与河南工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舞莲面粉、新汇生物等企业营收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全市原粮供应实现了“漯河食品漯河粮”。

  九、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规范使用方面。一是加强医保基金使用监督。开展专项治理,加强行政监管,规范协议管理,推进日常稽核,全面开展现场检查、交叉互查、数据筛查、督导专查,实现定点医疗机构检查全覆盖。出台《医保医师管理办法》,建立医保医师制度和“黑名单”制度,将监管对象由医疗机构延伸至医务人员。二是严格医保基金支出管理。制定医保基金总额预算管理办法,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推行门诊按人头付费,根据乡镇(街道)参保人数、平均门诊人次、次均门诊费用水平等因素,确定医疗机构费用总额,保障参保居民门诊医疗待遇。三是促进DRG付费更加科学合理。收集全市18家二级以上医院近3年诊疗数据158万条,抽取178名临床专家,组织23场次论证会,认真做好病组成本测算。制定出台具有我市特色的DRG点数法床日付费办法,破解了DRG付费不适合长期住院病例的难题,受到国家评估组的肯定和好评。四是医保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全力推进医疗机构贯彻国家医保标准工作,顺利将“地方方言”转化为“国家通用语言”。依托“豫事办”大力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实现群众参保缴费、信息查询、省内外费用结算等“一码通”,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十、科学谋划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方面。一是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在全省率先建立“区块链+防返贫致贫监测帮扶”信息系统,对全市“三类人群”和一般农户返贫致贫风险进行动态实时监测预警。全市累计排查大病户、重度残疾人户、低保户等10类重点群体5.35万户18.41万人,累计消除1272户3943人的返贫或致贫风险。二是扎实推进群众增收。出台《漯河市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投入产业帮扶资金2.03亿元,实施产业帮扶项目75个,竣工率74.7%。全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外出务工28383人,完成省定目标任务的118.34%,《农民日报》刊发《河南漯河市确保脱贫人口“应就业尽就业”》的典型做法。金融帮扶方面,止9月底全市精准企业贷款余额4.4亿元,惠及8058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帮扶率48%,全省排名第二。出台《漯河市创建国家消费帮扶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持续推进消费帮扶“六进”行动,全市共铺设消费帮扶专柜379台,销售额303万元,居全省第一。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行进群众门、知群众盼、排群众难、解群众愁、暖群众心“五群工作法”,开展乡村振兴集体经济“十百千”工程、“万企兴万村”等活动。在全省2022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会议上,武国定副省长对我市“五群”工作法给予充分肯定,《河南日报》进行了跟踪报道。

  十一、推动信访工作提质增效方面。一是着力构建信访工作大格局。健全完善市委常委会定期研究部署信访工作、市委常委分包县(区)、副市长分包行业(部门)、党政领导接访下访包案、市县乡信访联席会议等机制,构建了各方齐抓共管、高效协同有力的信访工作大格局。二是狠抓重复信访、历史积案化解工作。坚持分类施策、一案一策,做到“控新治旧防变”,中央联席办交办的信访积案和省委交办的信访干部协调推动化解新案,我市的综合化解率均居全省第一,我市还荣获“全省问题楼盘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先进省辖市”称号。三是提升服务能力。采取教育培训、实践锻炼、岗位练兵等方法,增强信访干部服务意识和能力,我市被评为“全省信访工作成绩突出的省辖市”,市信访局多名同志被省委省政府表彰。

  十二、加大政务服务工作力度方面。一是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市政务服务网”全程网办事项数占比99.91%,居全省第2;深化“三集中三到位”,做到45个部门2138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企业开办”一件事,累计办件2774件,“无差别全科受理”窗口可办理31个部门870项政务服务事项。二是全面推进数据共享应用。加快城市级数据中台建设,完成两大门户、三大能力中心、五大基础平台部署工作,全市41家部门55个自建系统实现对接,累计入库4.83亿条数据;完成防疫报备数据比对83万条,匹配场所码登记数据24万条,助力全市防疫工作。三是持续完善金融服务大数据平台。强化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建设金融服务数据库,实现纵向与省级平台、横向与市级平台的业务融合对接,平台注册企业用户超2000户,入驻金融机构17家,上线60余项信贷金融产品,帮助中小微企业完成融资15.3亿元。四是全力推进大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与省豫信电科智慧岛运营团队和南威软件集团对接,成立沙澧智慧岛运营公司,高标准建设漯河沙澧智慧岛双创载体项目。目前,市大数据运营公司已完成土地规划许可证、土地证、施工许可证办理等工作,股权重组、融资工作正有序推进。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有效监督指导下,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但同时距离市委、市人大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贯彻落实《漯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市教育局等12个部门工作评议的建议》为契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现代化食品名城、创新之城、幸福之城建设,奋力推动单项工作争第一、整体工作创先进,争当全省“奋勇争先、更加出彩”排头兵!